同“迟光”。唐骆宾王《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朝云旭日照青楼,迟晖丽色满皇州。”【词语迟晖】 汉语大词典:迟晖
同“撚须”。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初刻》支言俚说,不足供覆酱瓿,而翼飞胫走,较撚髭呕血、笔冢砚穿者,售不售反霄壤隔也。”清李渔《闲情偶寄.音律》:“词人之能度曲者,世间颇少。其握管撚髭
《宋书.庾悦传》:“初(刘)毅家在京日,贫约过常,尝于乡曲士丈夫往东堂共射。时悦为司徒右长史,暂至京,要府州僚佐共出东堂。毅已先至,遣与悦相闻,曰:‘身久踬顿,营一游集甚难。君如意人,无处不可为适,岂
源见“青衿”。借指学子,士子。宋俞文豹《吹剑四录》:“置我佩衿于城阙,虽区处之未遑,藉卿弹压于京师,实观瞻之攸系。”【词语佩衿】 汉语大词典:佩衿
《新五代史.唐六臣传.赵光逢》:“光逢(字延吉),在唐,以文行知名,时人称其方直温润,谓之玉界尺。”旧时以“玉界尺”比喻正直而温和的人。【词语玉界尺】 汉语大词典:玉界尺
源见“蛾眉笑躄”。指美人遭受残害。唐罗虬《比红儿诗》之六十三:“陌上行人歌《黍离》,三千门客欲何之?若教粗及红儿貌,争取楼前斩爱姬!”
源见“榆枋之见”。喻指识浅志小的平庸之辈。斥,通“尺”。明 孙仁孺《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奈枳棘凤鸾失势,尽榆枋斥鷃偏讥。”
同“拈花一笑”。清钱谦益《寄严道彻太守》诗:“蒲团已悟拈花案,尺素争传倒薤书。”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闵预》:“学簪花而舍拈花,何为不可;倩贝叶以充红叶,何便如之?”【词语拈花】 汉语大词典:拈花
《礼记.三年问》:“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五五相乘为二十五,汉时用以代称三年之丧。《隶释.汉堂邑令费凤碑》:“菲五五,缞杖其未除。”又《汉巴郡太守樊敏碑》:“遭离母忧,五五断仁。”【词语五五】
《文选》卷四三丘迟《与陈之伯书》唐.李善注引谢承《后汉书》:“光武(刘秀)攻洛阳,朱鲔(音wěi)守之。上令岑彭说鲔曰:‘赤眉已得长安,更始(注:指刘玄)为胡殷所反害,谁为守乎?’鲔曰:‘大司徒公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