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牵裾

牵裾

三国志.魏书.辛毗传》:“帝(魏文帝曹丕)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时连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见之,皆莫敢言。毗曰:‘陛下欲徙士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帝曰:‘吾不与卿共议也。’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置)之谋议之官,安得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衣襟),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辛毗字),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帝遂徙其半。”

三国时魏人辛毗直言敢谏,刚直不阿。有一次魏文帝曹丕在蝗灾民饥的情况下,要从冀州向河南移民十万户。朝臣都认为不可行,但都不敢说话。只有辛毗,据理力争。曹丕不愿听他说,便起身入内,辛毗跟在后面拉住衣襟(牵裾)还一直和他说话。

后因以“牵裾”常比喻直臣苦谏。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诗:“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按:汉.扬雄投阁本因歆子刘棻事,为趁韵故改作刘歆。)


【词语牵裾】   汉语词典:牵裾

猜你喜欢

  • 炙背

    《文选》卷四十三,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炙背”即晒脊背。传说古代野老田夫欲将此法献给天子以求赏赐。后以“炙背”咏田农之乐或喻

  • 倚门闾

    同“倚门倚闾”。明沈受先《三元记.空归》:“茕茕老叟守蜗居,只为儿在天涯,教人终日倚门闾。”

  • 踵息

    《庄子.大宗师》:“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踵息,气息从脚踵中来。后以指炼气养生之法。宋苏轼《蔡州道上遇雪》诗:“平生学踵息,坐觉两?温。”亦指呼吸徐缓深沉。宋陆游《独学》诗:“踵息无声酣午枕,

  • 卫霍

    《文选》卷十晋.潘安仁(岳)《西征赋》:“怀夫萧曹魏邴之相,辛李卫霍之将。”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征讨匈奴卓有功勋,合称“卫霍”。后用为喻指有功边将或贵戚功臣之词。唐.骆宾王《帝京篇》:“始见田窦相移

  • 刘灵天幕

    源见“刘伶好酒”。谓纵饮忘情。唐李商隐《假日》诗:“谁向刘灵天幕内,更当陶令北窗风。”

  • 冯铗空弹

    源见“冯驩弹铗”。喻怀才不遇。宋李曾伯《水调歌头.和吴鹤林舍人送杨柳韵》词:“琳檄未能草,冯铗直空弹。”

  • 大坰之惭

    《文选》卷四六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唐.李善注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汤即天子位,遂迁九鼎于毫,至大坰,而有惭德。”商汤以臣伐君,行至大坰时悟生惭心。后因用为咏因篡位改朝而生愧心之典。南朝.齐.

  • 景钟铭

    《国语.晋语七》:“昔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三国吴.韦昭注:“景钟,景公钟。”春秋时,晋将魏颗,战胜秦军,建立功勋,晋景公将战功铭刻在钟上。后遂用

  •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旧书要不厌其烦地读它百遍,一边熟读,一边深思,你就能明白它的义理。 表示书要熟读深思,才能有收获。语出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川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

  • 灵蛇珠

    源见“隋侯之珠”。比喻锦绣文才。清黄宗羲《寿李杲堂五十序》:“而当日所为之文章,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者,竟不异虫欢鸟聒,过耳已泯。”【词语灵蛇珠】   汉语大词典:灵蛇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