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泮林革音”。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且夫鸮音之丑,岂有泮林而变好。”
同“楚人弓”。楚,古亦称荆。清钱谦益《昆仑山人扇子歌》:“魏公笏在世所羡,荆人弓失嗟何及。”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衍)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后以“麈尾清谈”指高雅谈论,多为空谈哲理。宋陆游《南堂杂兴》诗之四:“未忘麈尾清谈兴,常读蝇头细字书
《南史.范缜传》:“(竟陵王)子良问曰:‘君不信因果,何得富贵贫贱?’缜答曰:‘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中;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吕氏春秋.离俗》:“齐晋相与战,平阿(战国齐邑)之余子(周代兵役制度规定每户以一人为正卒,余者为羡卒,即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之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兵器
同“桃源洞”。唐钱起《山居新种花药与道士同游赋诗》:“宛谓武陵洞,潜应造化移。”
源见“金莲步”。形容步履之美衬托佳人分外娇媚动人。宋辛弃疾《喜迁莺.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词:“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
源见“周处杀三蛟”。指地方百姓遭受的各种祸害。元吴师道《杀虎行》:“长河无蛟恶党静,里中三害今何如?”
同“蓬蒿满中园”。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之二十:“四壁青山乱叠书,蓬蒿没径闭门居。”
见“倒悬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