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白鹿随轩

白鹿随轩

后汉书.郑弘传》“〔郑弘〕政有仁惠,民称苏息。迁淮阳太守”李贤注引三国 吴谢承后汉书》:“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白鹿方道,侠毂而行。弘怪问主簿黄国曰:‘鹿为吉为凶?’国拜贺曰:‘闻三公车轓画作鹿,明府必为宰相。’”郑弘后来果然代邓彪为太尉。后因以“白鹿随轩”为称颂地方官为政清明、必将升迁的典故。北周庾信《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蔚炳胥变,攀陪遂远,白鹿随轩,丹晕附冕。”


【典源】《后汉书·郑弘传》注引吴·谢承《后汉书》曰:“弘消息繇赋,政不烦苛。行春天旱,随车致雨。白鹿方道,侠 (jia)毂而行。弘怪问主簿黄国曰:‘鹿为吉为凶?’国拜贺曰:‘闻三公车轓(fan) 画作鹿,明府必为宰相。’”《艺文类聚》卷九十亦引,文大略同。

【今译】 后汉郑弘任淮阳太守,减免赋役,省除烦政。春旱时在郡中视察,随车下雨。有两只白鹿遇于道上,在两边靠着车行走。郑弘问黄国:“这主什么吉凶?”黄国说:“听说三公的车幛上画着鹿,您一定会做宰相。”后来郑弘果官至太尉。

【释义】 后以此典称颂地方官吏为政清明。

【典形】 白鹿、白鹿随轩、彤襜双白鹿、朱轓引鹿。

【示例】

〔白鹿〕 唐·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竹马数小儿,拜迎白鹿前。”

〔白鹿随轩〕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柳遐墓志》:“蔚炳胥变,攀陪遂远,白鹿随轩,丹晕附冕。”

〔彤襜双白鹿〕 唐·李白《宣城九日闻崔四侍御》:“彤襜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朱轓引鹿〕 明·汤显祖《牡丹亭》:“竹宇闻鸠,朱轓引鹿,留憩甘棠之下。”


猜你喜欢

  • 屠羊说

    源见“屠羊自足”。借指身处卑微而陈义甚高之人。清曾国藩《沅圃第四十一初度》诗之十:“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词语屠羊说】   汉语大词典:屠羊说

  • 勃胥痛哭

    源见“哭秦庭”。指包胥乞求援兵,形容救国之情真切。康有为《住香港半月日本总理大臣招游》诗之二:“黎洲乞师曾到此,勃胥痛哭至于今。”

  • 书粮

    唐.李冗《独异志》卷中:“柳积字德封。勤苦为学,夜燃木叶以代灯火。中夕,闻窗外有呼者,积出见之,有五六丈夫各负一囊,倾于屋下,如榆荚。语曰:‘与君为书粮,勿忧业不成。’”柳积因夜晚学习苦读无灯,取木叶

  • 终焉志

    唐.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唐代李延寿《南史.隐逸传下.刘慧斐传》:“慧斐少博学,能属文,起家梁安成王法曹行参军。尝还都,途经寻阳,游于匡山

  • 禅世雕龙

    《后汉书.崔骃传赞》:“崔为文宗,世禅雕龙。”后因以“禅世雕龙”谓文章华美,世代相传。明梅鼎祚《玉合记.赠处》:“韩兄,你雄谭非马,禅世雕龙。以君之才,有如圭璧。”述宾 雕龙,比喻善于修饰文辞或文辞优

  • 骈拇枝指

    比喻多余之物。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 “骈拇枝指,由侈于性……二意两出,义之骈枝也。 ” ●《庄子·骈拇》: “骈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于德……骈于足者,连无用之肉也; 枝于手者,树无用之指也,

  • 昼锦荣归

    源见“衣绣夜行”。谓富贵还乡,荣耀故里。明 王彦贞《小桃红.西厢百咏》曲之九六:“承恩亲自日边来,端的喝声采,昼锦荣归崇光大。”连动 大白天穿着锦绣衣服,荣耀地回归故里。比喻富贵还乡。明·王彦贞《雍熙

  • 又食武昌鱼

    源见“不食武昌鱼”。借指去武昌的行踪。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词:“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 久锢

    长久受束缚,指积弊已深。《宋史.蔡幼学传》:“嘉定初,同楼钥知贡举。时正学久锢,士专于声律度数,其学支离。幼学始取义理之文,士习渐复于正。”知贡举:主持科举考试的官。声律度数:指做诗填词的技巧。【词语

  • 学雾

    源见“五里雾”。指学习道术。宋杨亿《寄灵仙观舒职方学士》诗:“华阴学雾还成市,鼓泽横琴岂要弦。”【词语学雾】   汉语大词典:学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