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目不识丁

目不识丁

同“不识一丁”。清昭梿啸亭杂录.苏昌》:“其子富纲为滇督几二十年……目不识丁,凡有文稿,皆倩吏胥讲释,合省传为笑柄。”


主谓 丁,泛指简单的字。形容一个字也不识。语本《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例]他老伴~,报纸也没法看。△贬义。多用于描写人的文化水平。→不识一丁 胸无点墨 一无所知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居安资深。也作“眼不识丁”、“目不识字”。


俗话说 “扁担倒下来不认得是个 ‘一’字”,也就是说一个字也不认识谓之 “目不识丁”。从字面看,真不知其所以: “丁”与“字”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在篆文中,“丁”() 与 “个”() 形近,此语说的是“一个字也不认识 ( 不识一个) ”,因形近而误说成了 “不识一丁”。《旧唐书·张弘靖传》: “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意思是说,现在天下太平了,你们习武射箭 ( 虽然力气很大,有什么用呢?) ,还不如用这些时间去识一个字啊!

或曰: “丁字简单,故云 ‘不识一丁’。”这当然只是臆说而已,“一”字不更简单吗? 为什么不说成 “不识一一”或 “目不识一”呢? “丁”与 “个”的语义当然是相去甚远的。 《说文·丁部》:“丁,夏时万物皆丁实。”段注: “丁实,小徐本作 ‘丁壮成实’。《律书》曰: ‘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说文·竹部》: “箇,竹枚也。……,箇或作个,半竹也。”段注: “并则为竹,单则为个。竹字象林立之形,一茎则一个也。《史记》 ‘木千章,竹万个’正义引 《释名》: ‘竹曰个,木曰枚。’”由此知 “”为 “箇”之或体,意为 “半竹”,楷书写作 “个”。

“丁”与 “个”系形近致误,至此已明。由于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当然不会把 “目不识丁”或 “不识一丁”改成 “目不识个”或“不识一个”了。


【词语目不识丁】  成语:目不识丁汉语词典:目不识丁

猜你喜欢

  • 青蒲直臣

    源见“伏青蒲”。指强谏之臣。清 丘逢甲《啸桐北上归卧病沪渎》诗:“红莲幕客苍梧守,未许青蒲作直臣。”

  • 陶山相

    同“山中宰相”。陶指南朝 梁隐士陶弘景。唐郑谷《蔡处士》诗:“旨趣陶山相,诗篇沈隐侯。”

  • 铜马帝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光武击铜马(指农民起义军铜马军)于鄡……悉将降人分配诸将,众遂数十万,故关西号光武为铜马帝。”后因称汉光武帝刘秀为“铜马帝”。清吴伟业《读光武纪》诗:“始知铜马帝,远胜执金吾

  • 仁以为己任

    以推行仁义作为自己的责任。 古代儒家的修身之道。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三国志.魏志.邴原传》裴松之注引《(邴)原

  • 丰城剑

    同“丰城宝剑”。北周庾信《谢赵王赉丝布等启》:“从云梦之田,不逾此乐;得丰城之剑,未均斯喜。”宋叶適《送孙伟夫》诗:“远寻丰城剑,虚负历山月。”【词语丰城剑】   汉语大词典:丰城剑

  • 王戎牙筹

    唐.房玄龄等《晋书.王戎传》:“性好兴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积实聚钱,不知纪极,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苦不足。而又俭啬,不自奉养,天下人谓之膏肓之疾。”牙筹,古代计算钱财的象牙筹码。后因以

  • 泽枯

    源见“泽枯之惠”。形容深恩。清冯桂芬《苏太义园记》:“未尝不叹国家深恩厚泽被遐迩而浃幽明,与周文王泽枯相辉映也。”【词语泽枯】   汉语大词典:泽枯

  • 青蚨

    《太平御览》卷九五〇引汉刘安《淮南万毕术》:“青蚨还钱:青蚨一名鱼,或曰蒲,以其子母各等,置瓮中,埋东行阴垣下,三日后开之,即相从。以母血涂八十一钱,亦以子血涂八十一钱,以其钱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

  • 齐歌入相

    源见“宁戚饭牛”。谓唱饭牛歌悟主而得高位。亦用以咏牛。唐李峤《咏牛诗》:“齐歌初入相,燕阵早横功。”

  • 倩离魂

    源见“倩女离魂”。喻离别。宋吴文英《浣溪沙》词:“湖上醉迷西子梦,江头春断倩离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