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目无全牛

目无全牛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庖丁宰牛经验丰富,技术纯熟,对牛的内部构造了如指掌。他眼中出现的不是整牛是一幅清晰的解剖图谱。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

文选》晋孙兴公《游天台山赋》:“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全无。”


主谓 全牛,一个完整的牛。指屠夫杀牛后分解牛的肢体时,眼睛里看到的不是牛的整体,而是每个关节骨骼间的空隙。后用来比喻对事物的内在情况了如指掌,也比喻技艺的高超,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语本《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唐·杨承和《梁守谦功德铭》:“操利柄而~,执其吭如刍豢悦口。”△褒义。多用于对人技艺的评价方面。→剖决如流 游刃有余运用自如 ↔生吞活剥 爽然自失。也作“目牛无全”。


【词语目无全牛】  成语:目无全牛汉语词典:目无全牛

猜你喜欢

  • 如椽彩笔

    同“如椽笔”。宋严仁《贺新郎》词:“欲写潇湘无限意,那得如椽彩笔?”

  • 素王之业

    指孔子作《春秋》的事业。汉代王充《论衡.定贤》:“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于《春秋》。”意思是说孔子著书,是代王者立法;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所以叫“素王”。【词语素王之业】  成语:素王之业汉语大

  • 弃甲曳兵而走

    甲:铠甲。兵:兵器。走:小跑。 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形容战败溃逃的样子。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明.陆容《菽园杂记.谑对》:“公戏之曰:‘披衣靸履而行,给事给事

  • 情见乎辞

    《周易.系辞下》:“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孔颖达疏:“圣人之情,见乎爻象之辞也。”见(xiàn):现。乎:于。意谓内心的思想感情表露于文辞之中。晋.葛洪《抱朴子.钧世》

  • 命如纸

    比喻非常薄命。唐代韦应物《温泉行》诗:“出身天宝今年几,顽钝如锤命如纸。作官不了却来归,还是杜陵一男子。”

  • 商歌玉树花

    同“玉树后庭花”。清王士禛《秦淮泛月宿青溪有寄》诗之二:“垒号韩擒虎,商歌《玉树花》。”

  • 腹痛约

    源见“斗酒只鸡”。指亡友生前的友情。表示对亡友的追悼。清钱谦益《饮酒》诗之六:“誓践腹痛约,南下湘水滨。”

  • 桑弧之日

    源见“悬弧射矢”。指男子的生日。清姚鼐《王禹卿七十寿序》:“桑弧之日,不可以酒醴称觞。”

  • 残锦

    《南史.江淹传》:“淹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云为宣城太守时罢归,始泊禅灵寺渚,夜梦一人自称张景阳,谓曰:‘前以一匹锦相寄,今可见还!’淹探怀中得数尺与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尽!’顾见丘迟谓曰

  • 痴儿公事了

    同“痴儿了公事”。宋辛弃疾《满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韵》词:“痴儿公事了,吴蚕缠绕,自吐余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