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终南捷径

终南捷径

终南,即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比喻谋取官职或名利的便捷门径。又作“终南径捷”、“南山捷径”。出自唐卢藏用之事迹。卢藏用,字子潜。幽州范阳(今北京市)人。早年曾与兄征明一起隐居终南、少室二山,并游历各处名山。长安中(701-704年)授左拾遗,神龙中(705-707年)为中书舍人。后又历吏部侍郎、黄门侍郎、修文馆学士、尚书右丞等职。玄宗即位,因阿附太平公主被流新州,又改流欢州,后为黔州长史并判都督事。史载,他隐居山中时便有意做官,做官后,隐士司马承祯曾奉旨至长安,皇帝召见毕将还山时,藏用指着终南山对他说:“这里大有好去处。”承祯则慢慢说道:“依我来看,这里不过是当官之捷径。”卢藏用听后十分惭愧。后人遂概括为“终南捷径”。

【出典】:

新唐书》卷123《卢藏用传》4375页:“司马承祯尝召至阙下,将还山,藏用指终南曰:‘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藏用惭。”

【例句】:

宋·范成大《逍遥楼席上赠张邦达》:“谁怜蛮府清池句,不著南山捷径鞭。” 元·卢挚《蟾宫曲·咸阳怀古》:“见终南捷径休忙,茅宇松窗,俱可栖迟,大好徜徉。” 清·黄鷟来《和困斋喜晤原韵》:“冀北群空谁得取,终南径捷自应开。” 清·丘逢甲《寄怀菽园兼讯兰史》:“得胜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径走终南。” 孙中山《三民主义演讲》:“但是大多数党员,都是以加入本党为做官的终南捷径。”


偏正 比喻谋取官职或名利等的便捷门径。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语本《新唐书·卢藏用传》:“唐卢藏用想做官,假为隐居,住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后果以高士名被召入仕。”马南邨《燕山夜话·从三到万》:“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呢?”△贬义。多用于描写以歪门邪道取得便捷门径方面。


【典源】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十:“卢藏用始隐于终南山中,中宗朝累居要职。有道士司马承祯者,睿宗迎至京,将还。藏用指终南山谓之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在远!’承祯徐答曰:‘以仆所观,乃仕宦捷径耳。’藏用有惭色。”

【今译】 唐代卢藏用考取进士后,隐居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以期得到朝廷征用。中宗时他果然得官,累居要职,时人称之为“随驾隐士”。有道士司马承祯,睿宗曾召他入京,承祯返回时,卢藏用指着终南山对他说:“此山之中大有佳处,何必到远地去!‘承祯从容不迫地回答:“以我看来,那不过是入仕做官的捷径而已。”卢藏用听了面有愧色。

【释义】 后以此典指假称隐逸而求仕宦的行为; 或借指谋取官职、名利的途径。

【典形】捷径走终南、南山捷径、仕羞捷径、终南、终南捷径、终南径捷。

【示例】

〔捷径走终南〕 清·丘逢甲《寄怀菽园兼讯兰史》:“得胜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径走终南。”

〔南山捷径〕 宋·范成大《逍遥楼席上赠张邦达》:“谁怜蛮府清池句,不著南山捷径鞭。”

〔仕羞捷径〕 宋·陆游《夏雨叹》:“仕羞捷径耕不力,自取囊空欲谁责?”

〔终南捷径〕 元·卢挚《蟾宫曲·咸阳怀古》:“见终南捷径休忙,茅宇松窗,俱可栖迟,大好徜徉。”

〔终南径捷〕 清·黄鷟来《和困斋喜晤原韵》:“冀北群空谁得取,终南径捷自应开。”


【词语终南捷径】  成语:终南捷径汉语词典:终南捷径

猜你喜欢

  • 黄帽

    汉朝时船夫习戴黄帽,称为黄头郎。邓通是西汉蜀郡南安(今四川乐山)人,汉文帝时,只是个头戴黄帽的船工。后因偶然机会得到文帝宠幸,多次获得重金赏赐。邓通官至上大夫。后以“黄帽”为咏船夫之典,亦用以指代佞幸

  • 吹毛求瑕

    同“吹毛求疵”。《三国志.步骘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见“吹毛求疵”。唐·封演《封氏闻见录·制科》:“今员外~,务在驳放。”【词语吹毛求瑕】  成语:吹毛求瑕汉语大词典:吹毛求瑕

  • 初生犊儿不怕虎

    同“初生之犊不惧虎”。《镜花缘》五二回:“阿妹为何只长他人之志气,却灭自己威风?我倒是个‘初生犊儿不怕虎’,将来到彼,我就同你前去,难道我们两个还敌不住他一个么?”【词语初生犊儿不怕虎】   汉语大词

  • 落帽客

    源见“孟嘉落帽”。指风流潇洒之人。唐钱起《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诗:“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

  • 夺目

    光耀眩目。《北史.窦秦传》:“初,秦母梦风雷暴起,若有雨状,出庭观之,见电光夺目,驶雨沾洒,寤而惊汗。”【词语夺目】   汉语大词典:夺目

  • 列子御风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列子.黄帝》:“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谓列御寇修炼成仙,能乘风在天空中遨游。后因以“列子御风”为仙人乘风飞游

  • 瓜月

    阴历七月称“瓜月”。《诗.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壶;即瓠瓜,大的胡芦。

  • 成连海上琴

    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下:“《水仙操》,右旧说伯牙学鼓琴于成连先生,三年而成,至于精神寂寞,情至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延望,无人。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

  • 内举不避亲

    源见“祁奚之荐”。谓荐贤公正。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主持事业最主要的基本态度一》:“中国古话于‘大义灭亲’之外,还有一句叫做‘内举不避亲’。”

  • 行远自迩

    同“行远升高”。《北齐书.魏收传》:“跬步无已,至于千里;覆一篑进,及于万仞。故云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可大可久,与世推移。”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此行远自迩之法,俾其自悟耳。”主谓 走远路,要从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