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置薤之言

置薤之言

后汉书.庞参传》:“拜参为汉阳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到,先候之。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主簿白以为倨(不恭敬)。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于是叹息而还。参在职,果能抑强助弱,以惠政得民。”

东汉庞参任汉阳太守。一到职便去拜访贤者任棠,欲向他求教。任棠一言未发,却以行动暗示太守要为政清廉,除抑豪强,抚恤孤苦。“置薤之言”,即是将一大本薤放置在屏风前的暗示之言。大薤喻豪强,拔下来放置一处,即是要太守敢于除掉他们。后因以“置薤之言”用为劝为善政的忠谏之典。

《金石萃编》五一唐《张胤碑》:“聊遵置薤之言,俄喧伐枳之咏。”


猜你喜欢

  • 纷红骇绿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袁家渴记》(卷二九):“渴上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搧珅(jiāogé交错)水石。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

  • 溺儒冠

    《史记.郦食其传》:“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汉高祖不欢迎儒生,如果来客戴的是儒生帽子,汉高祖就把儒生帽子拿来,当尿盆用。后因用为轻视儒生

  • 和贽

    源见“和氏之璧”。指卞和向楚王献玉。形容忠贞不渝。唐黄滔《祭先外舅文》:“高高蟾桂,赫赫鸿都;和贽之宁三泣,宋卢之俟一呼。”【词语和贽】   汉语大词典:和贽

  • 书成鸡鹜

    源见“家鸡野雉”。谓书法风貌。清王摅《雁字》诗:“飞错豕鱼还易辨,书成鸡鹜竟难分。”

  • 箫史

    同“萧史”。宋赵以夫《二郎神.次方时父送春》词:“我酌君斟,我词君唱,谁似卿卿箫史。”清李渔《慎鸾交.目许》:“却像要趁扁舟,入五湖,随箫史,归蓬岛。”【词语箫史】   汉语大词典:箫史

  • 五人墓

    明代苏州市民反对阉党斗争中殉难的颜佩韦、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等五位义士之墓。天启年间阉党执政,朝政黑暗。苏州织造太监李实、巡抚毛一鹭阿附魏忠贤,残酷压迫、盘剥人民,激起市民强烈不满。天启六年(1

  • 隐居放言

    避世隐居,任意高谈阔论。《论语.微子》:“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身中清:指他们的行为符合廉洁之道。废中权:指他们处在乱世则自己废弃免祸,符合权变之道。

  • 螽斯之徵

    《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 ㄓㄨㄥ zhōng 终)斯:蝗虫,一生九十九子。诜( ㄕㄣ shēn 身)诜:和集貌。振振:盛貌,这是以螽斯之群处和集,比喻子孙

  • 致身

    《论语.学而》:“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谓献身,后用作出仕之典。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之七:“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词语致身】   汉语大词典:致身

  • 不啄腐鼠

    源见“鸱得腐鼠”。形容具有高尚的节操。唐白居易《感鹤》诗:“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