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山公醉酒”。倒戴头巾,形容醉酒之态。载,通“戴”。唐 周彦晖《晦日重宴》诗:“兴阑巾倒载,山公下习池。”
同“十世宥”。晋潘岳《马汧督诔》:“我虽末学,闻之前典,十世宥能,表墓旌善。”见“十世宥”。晋·潘岳《马汧督诔》:“我虽末学,闻之前典,~,有墓旌善。”【词语十世宥能】 汉语大词典:十世宥能
《书.大诰》:“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安国传:“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考:父亲。底(zhǐ)法:定法。矧(shěn):况且。原意为儿子不愿按照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蔡邕传》注引晋张骘《文士传》:“(蔡)邕告吴人曰:‘吾昔尝经会稽高迁亭(又名柯亭、千秋亭),见屋椽竹东间第十六可以为笛。取用,果有异声。’”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蔡邕尝至
妾:旧时妇女自称的谦词。未分明:指未行婚礼,不能确定夫妻名分。 此未婚女子与其所欢对话之辞。语出唐.杜甫《新婚别》:“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聊斋志异.侠女》:“妾体孕已八月矣,恐旦晚临盆。‘妾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成玄英疏:“忽闻他人行声,犹自欣悦。”后因以“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信或言论。明宋濂《送戴原礼还浦阳序》:“后世官寖失职,故于其术每择之不精,
参见: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并列 春风和煦,夏雨滋润万物。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 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例
《楚辞.远游》:“仍羽人之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后因以“不死乡”指仙境。唐祝元膺《寄道友》诗:“两颔凝清露,玉炉焚天香。为我延岁华,得入不死乡。”【词语不死乡】 汉语大词典:不死乡
参见:四代三公
源见“门可罗雀”。谓感慨世态炎凉。宁调元《续解脱吟》之四:“陋哉汉廷尉,署门说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