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苕溪五隐

苕溪五隐

明代孙一元,自号太白山人,自称秦(今属陕西)人。善为诗,品性孤高,踪迹无定。曾携带铁笛鹤瓢,遍游名胜。正德间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与当时罢官回乡的刘麟、龙霓、陆昆和隐士吴珫(chōng充)结社倡和,称为“苕溪五隐”。

【出典】:

明史》卷298《隐逸列传·孙一元传》7629页:“时刘麟以知府罢归,龙霓以佥事谢政,并客湖州,与郡人故御史陆昆善,而长兴吴珫隐居好客,三人者并主于其家。珫因招一元入社,称‘苕溪五隐’。”


【词语苕溪五隐】   汉语词典:苕溪五隐

猜你喜欢

  • 止艮

    《易.艮》:“《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后以“止艮”谓停止。唐李程《蒙泉赋》:“宜习坎以为德,胡止艮而莫前!”【词语止艮】   汉语大词典:止

  • 竹林眠

    源见“竹林七贤”。表现叔侄深情。唐杜甫《示侄佐》诗:“自闻茅屋趣,只想竹林眠。”

  • 变古易常

    《韩非子.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后以“变古易常”,谓改变传统与风习。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知》:“《春秋》之法,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者,谓幸国。”并列 更改传统的法制

  • 二首六身

    源见“绛县老人”。比喻高寿。前蜀杜光庭《张崇胤修庐山九天真君还愿醮词》:“乞为臣更蠲罪录,永削灾缠。成匡尧赞禹之功,享二首六身之寿。”【词语二首六身】  成语:二首六身汉语大词典:二首六身

  • 六国印

    源见“苏秦六印”。借指高官显位。北周庾信《拟咏怀》之二:“既无六国印,翻思二顷田。”明高启《练圻老人农隐》诗:“我生不愿六国印,但愿耕种二顷田。”

  • 高枕熟黄粱

    源见“黄粱梦”。指美梦。喻闲适遂意。宋洪适《望江南.再作》词:“谁肯甘心迷簿领,不如袖手傲家乡,高枕熟黄粱。”

  • 弃繻

    繻(rú如又读xū需):古代出入重要关塞的凭证,在帛上写字,分成两半,出关时取以合符,检验后才得放行。终军在18岁被选为博士弟子,他离开故乡(山东济南)前往长安。他步行过函谷关时,守关的官吏交给他一个

  • 隐灶

    《后汉书.向栩传》:“〔向栩〕少为书生,性卓诡不伦,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著绛绡头。常于灶北坐板床上,如是积久,板乃有膝踝足指之处……会张角作乱,栩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兴兵

  • 丘壑之念

    源见“一丘一壑”。指隐逸的心愿。金王若虚《茅先生道院记》:“予世之散人也,才能无取于人,而功名不切于己,虽寄迹市朝,而丘壑之念未尝一日忘。”

  • 王翦在频阳

    《史记.王翦列传》:“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