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表示只要作了坏事,终究会被人发觉。语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后多引作〔若要不知,除非莫为〕。《三国演义》五四回:“国太曰:‘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满城百姓,那一个不知?你倒瞒我!’”《东周列国志》三一回:“自古道:‘若要不知,除非莫为。’”也引作〔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未至五更起身,手执弹弓,拿了玉带,跨上槛窗,一声响亮,依然去了。却不道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镜花缘》二八回:“‘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此事关系甚重,断不敢遵命。”《三侠五义》七一回:“俗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那日倪太公得了此子,早已有人知道。”


见“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三国演义》54回:“国太曰:‘“~。”满城百姓那一个不知,你倒瞒我!’”


【词语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成语: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汉语词典:若要不知,除非莫为

猜你喜欢

  • 荐福千金帖

    源见“雷轰荐福碑”。指受人推崇的法帖。明李梦阳《赠郑羽士》诗:“空传荐福千金帖,今世谁寻少保碑?”

  • 澄江净如练

    练:白色的熟绢。 清澈的江水明净如一条白练。语出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唐.李白《金陵城西月下吟》:“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憶谢玄晖。”宋.杨万里《夜宿东渚放

  • 门仞

    源见“夫子墙”。借指师门、学派。唐黄滔《蒋先辈启》之一:“滔自违门仞,寻达家山。拜慈亲而聚族生光,述弘造而一时泣下。盖以生平事业,出自宗师,岂惟特异之恩知,仍契非常之事分。”清陆以湉《冷庐杂识.朱笠亭

  •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亦作“一之为甚,其可再乎!”比喻犯了一次错误,已经不象话了,哪能重复再犯错误呢!公元前655年,晋国借道于虞去攻打虢国。虞国大夫宫之奇谏阻说:“虢国是虞国的屏障,虢国灭亡,虞随之也要亡国。晋国的贪心是

  • 汧国佳妇

    唐.白行简《李娃传》:“汧国夫人李娃,长安之倡女也。节行瓖奇,有足称者。……”李娃原是长安名妓,后嫁给常州刺史荥阳公儿子荥阳生为妻。后因荥阳生为数郡之守,李娃遂封为汧国夫人。后因以“汧国”借指从良之美

  • 东维

    源见“骑箕尾”。泛指东方。唐方干《送人游日本国》诗:“波涛含左界,星斗定东维。”【词语东维】   汉语大词典:东维

  • 和氏

    源见“和氏之璧”。借指识才之士。晋葛洪《抱朴子.塞难》:“夫见玉而指之曰石,非玉之不真也,待和氏而后识焉。”亦借指美玉。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晁采琬琰,和氏出焉。”汉扬雄《甘泉赋》:“前殿崔巍兮,和

  • 反裘伤皮

    同“反裘负薪”。《晋书.张骏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连动 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皮必受损。比喻愚昧不知本末。《晋书·张轨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

  • 椎髻

    源见“椎布”。形容为妻贤良,衣饰简朴,与夫共志。明 吴从先《金小品传》:“淡泊以明得意,即椎髻而前,守约以示无求。”王闿运《蔡夫人墓志铭》:“姜生游学,妇织姑炊,割彼私娈,坐驶芳时,椎髻谐隐。”【词语

  • 倡随

    同“随唱”。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兹闻倡随相得,笔耕针耨,称嘉耦焉。”【词语倡随】   汉语大词典:倡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