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蒙袂辑屦

蒙袂辑屦

礼记.檀弓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袂,衣袖。屦,鞋子。辑,敛。所谓“蒙袂辑屦”,是说用袖子遮掩着脸面,脚上拖着鞋子。后用以形容潦倒而羞愧的样子。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上》:“方之蒙袂辑屦,有愤于黔敖,擿埴索涂(“擿埴索涂”,见汉.扬雄《法言.修身》:“擿(zhì)埴索涂,冥行而已矣。”谓盲人以杖点地,探求迫路。比喻暗中摸索,事终无成。)见称于杨子,差不同耳。”


并列 袂,衣袖。屦,古时用麻、葛等制成的鞋子。辑屦,拖着鞋子,不让其脱落。用袖子遮着脸,脚上拖着鞋子。形容困顿潦倒。语出《礼记·檀弓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例]没想到他现在竟然会落到~,穷困潦倒的地步。△贬义。用于形容人的形态外貌。→穷愁潦倒↔衣锦还乡


【词语蒙袂辑屦】  成语:蒙袂辑屦汉语词典:蒙袂辑屦

猜你喜欢

  • 难与虑始,可与乐成

    见〔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 夷齐

    《孟子.万章下》:“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

  • 辞小秩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指辞官归隐。小秩,微薄的俸禄。唐韦应物《沣上西斋寄诸友》诗:“等陶辞小秩,效朱方负樵。”

  • 乘风破浪

    比喻不畏艰险,气概宏伟,志向远大。宗悫(?-465年),字元幹,南阳涅阳(今河南镇平南),幼时正值太平,时人都以读书为业,而宗悫独爱习武。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宗悫参加攻打林邑(今越南占城)

  • 目濡耳染

    见“耳濡目染”。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不学以能。”【词语目濡耳染】  成语:目濡耳染汉语大词典:目濡耳染

  • 黄须客

    同“黄须儿”。清朱彝尊《将之永嘉曹侍郎饯予江上吴客韦二丈为弹长亭之曲并吹笛送行歌以赠韦即送其出塞》诗:“不听吴中《白雪》音,定呼邺下黄须客。”【词语黄须客】   汉语大词典:黄须客

  • 刻烛赋

    同“刻烛赋诗”。唐 潘述《水堂送诸文士戏赠潘丞联句》:“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

  • 干卿底事

    见“干卿何事”。【词语干卿底事】  成语:干卿底事汉语大词典:干卿底事

  • 中年哀乐

    源见“东山丝竹”。指中年以后常为哀乐事感情激动。清袁枚《到清江再呈》诗之二:“一笛斜阳万木飞,中年哀乐雪飘衣。”

  • 灞亭

    源见“灞桥”。指灞桥长亭,古人多于此送别,因常借以咏别。唐岑参《送祁乐归河东》诗:“置酒灞亭别,高歌披心胸。”唐司空图《杨柳枝》词之三:“灞亭东去彻隋堤,赠别何须醉似泥。”【词语灞亭】   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