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剑》载:昔赵文王好剑,剑士三千,日夜击剑,死伤者岁百余人。庄子往劝之,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不再观剑
同“鼎鼐调和”。唐权德舆《故司徒兼侍中赠太傅北平王挽词》:“授律勋庸盛,居中鼎鼐和。”【词语鼎鼐和】 汉语大词典:鼎鼐和
同“和氏之璧”。元吴克恭《谷口歌采荣》诗:“哀哉和氏璞,献者楚王城。”
同“朝歌屠叟”。唐李白《鞠歌行》:“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
汉.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卷三):春秋时楚国伍子胥逃亡吴国,遭到追捕,“至江,江中有渔父乘船从下方溯水而上,子胥呼之,谓曰:‘渔父渡我!’如是者再。渔父欲渡之,适会旁有人窥之。因而歌曰:‘
源见“当门兰”。指属下因对上司有所碍而被清除。清徐乾学《请告得旨留别诸公》诗:“入世囏虞忧履虎,当门芳馥怕锄兰。”
对得宠或受辱都不动心。比喻把得失置之度外。亦作“宠辱无惊”。出自唐卢承庆事迹。卢承庆,字子余,幽州涿(今河北涿州)人。贞观年间历任秦州参军、考功员外郎、户部尚书、兵部侍郎等。高宗永徽时,曾坐事贬简州司
弟子:门徒;学生。此典指孔子大约有门徒三千多人。后以此典比喻老师教学有方,门徒众多;或形容尊敬有学问之老师,自己愿作学生受教。 当时,孔子用诗、书、礼、乐之内容作为教材教学,前来学习的学生大概有三千多
《左传.文公十六年》:“古人有言:‘畏首畏尾,身其余几?’又曰:‘鹿死不择音。’……铤而走险,急何能择!”音:通“荫”,庇荫之处。孔颖达疏:“鹿死不择庇荫之处,喻已不择所从之国。”后因以“鹿死不择音”
源见“郑玄家婢”。谓诗礼人家奴婢知诗书。形容家风儒雅。宋陆游《先少师宣和初有赠晁公以道诗》:“奴爱才如萧颖士,婢知诗似郑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