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观河面皱

观河面皱

《首楞严经》载:波斯匿王观看恒河,自伤发白面皱,而恒河不变。佛谓变者受灭,不变者原无生灭。后遂以“观河面皱”,比喻佛性永恒,人生易老。清钱谦益《留鸿节》诗:“观河面皱嗟君老,临井腰悬笑我衰。”


【典源】《楞严经》:“波斯匿王言: 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经过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佛言:‘汝今目伤发白面皱,其面必竟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否?’王言:‘不也。’佛言:‘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 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今译】 佛经上讲,波斯匿王说:“我生下三岁,在过河水时,就知那是恒河。”佛对他说:“你今日已有白发、脸生皱纹,面容定比童年时衰老,而你看这恒河与你童年时所见的恒河比,变衰老了吗?”王说:“没有。”佛说:“皱就是变化,有变化就有死灭,不变的,本就无生无灭。”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变衰老。

【典形】 波匿观河、发白喻观河、观河面皱、见恒河、皱恒河、观河皱面。

【示例】

〔波匿观河〕 宋·范成大《丙午新年六十一岁》:“波匿观河见,维摩示病身。”

〔发白喻观河〕 清·钱谦益《再次茂之他字韵》:“迟离将离无别语,好将发白喻观河。”

〔观河面皱〕 清 · 钱谦益 《留鸿节》:“观河面皱嗟君老,临井腰悬笑我衰。”

〔见恒河〕 宋·苏轼《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对玉山人今老矣,见恒河性故依然。”

〔皱恒河〕 明·袁宏道《述怀》:“寐来趋夜壑,老去皱恒河。”


【词语观河面皱】   汉语词典:观河面皱

猜你喜欢

  • 御朽

    源见“朽索驭马”。喻指危险。《隋书.房彦谦传》:“是以古之哲王,昧旦丕显,履冰在念,御朽兢怀。”【词语御朽】   汉语大词典:御朽

  • 隔墙有耳

    《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墙有耳,伏寇在侧。墙有耳者,微谋外泄之谓也。”因此以“隔墙有耳”形容言重要事情须加意保密,以防有人偷听,使秘密外泄。明.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常言道:‘隔墙须有耳

  • 东市琴

    源见“广陵散”。感叹人事凋零,贤士被害。清顾炎武《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诗:“惊闻东市琴,涕陨堂前筑。”

  • 楚襄王

    《文选》卷十九战国楚.宋玉《神女赋序》:“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楚襄王曾夜梦与神女会于巫山。后遂用为咏帝王艳遇之典。唐.崔湜《襄阳作》诗:“醉中求

  • 郑公听履

    同“郑履”。明李东阳《弘治己酉十月恭陪茂陵禫祭途次次韵答谢方石赠别》:“郑公听履星俱下,列子乘风气可骑。”【词语郑公听履】  成语:郑公听履汉语大词典:郑公听履

  • 水府三官

    宋时所封长江三个水神的称号,以今江西马当为上水府,今安徽采石为中水府,今江苏金山为下水府,《宋史.礼志五》:谓宋真宗“诏封江州马当上水府,福善安江王;太平州采石中水府,顺圣平江王;润州金山下水府,昭信

  • 瓜田李园

    同“瓜田李下”。明张景《飞丸记.邂逅参商》:“君子差矣,瓜田李园,你岂不晓?”

  • 绕朝鞭

    《左传.文公十三年》:“(晋国)乃使魏寿余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士会)乃行,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公元615年冬,秦派大将西乞和晋国逃亡至秦的士会,率军攻晋。士会多

  • 万枢

    同“万几”。唐白居易《君不行臣事策》:“〔王者〕谨殿最而赏罚焉,审幽明而黜陟焉,则万枢之要毕矣。”【词语万枢】   汉语大词典:万枢

  • 郢唱

    同“郢中曲”。五代齐己《对雪寄荆幕知己》诗:“郢唱转高谁敢和,巴歌相顾自销声。”明陈子龙《嘉靖五子诗.李于麟》:“感此郢唱稀,伤彼楚工惑。”【词语郢唱】   汉语大词典:郢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