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识途

识途

源见“老马识途”。认识道路。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清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漫道识途仍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词语识途】   汉语词典:识途

猜你喜欢

  • 猿鹤化

    同“猿鹤沙虫”。宋苏轼《咏郁孤台》诗:“不随猿鹤化,甘作贾胡留。”

  • 龙绡

    源见“鲛人泣珠”。又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南海有龙绡宫,泉先织绡之处。”因以“龙绡”指传说中鲛人所织的丝织品。唐韦应物《鼋头山神女歌》:“阴深灵气静凝美,的砾龙绡杂琼珮。”亦比喻薄如鲛绡之物。

  • 贯金

    同“贯金石”。唐 杨弘贞《贯七札赋》:“善乎养由之为弓也,挟穿杨之技,推贯金之诚,左乌号兮右青茎,睨七属之甲,收百中之名。”【词语贯金】   汉语大词典:贯金

  • 将门出将

    见“将门有将”。《东周列国志》96回:“有子如此,可谓~矣。”【词语将门出将】  成语:将门出将

  • 马毛猬磔

    南朝 宋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后因以“马毛猬磔”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清杨思圣《飘风行》:“惊沙扑面利如刀,马毛猬磔雁声苦。”【词语马毛猬磔】

  • 高鸟尽,良弓藏

    同“鸟尽弓藏”。《晋书.刘牢之传》:“鄙语有之:‘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殚,猎犬烹。’故文种诛于句践,韩 白戮于秦 汉。”其他 鸟被打光了,弹弓也收藏起来不用了。旧时用于比喻封建帝王在取得政权之后,就把

  • 远交近攻

    战国后期范雎为秦国筹画的一种外交策略,即联合远邦而攻伐邻近的国家。公元前272年,范雎自魏入秦。次年,向秦昭襄王献远交近攻之计。他说,大王您越过韩、魏领土而攻打强齐,不是好计策。出兵少,对齐国不构成威

  • 蜀帝魂

    源见“望帝啼鹃”。指杜鹃鸟。唐李群玉《乌夜啼》诗:“既非蜀帝魂,恐是恒山禽。”

  • 罩碧纱

    同“护碧纱”。唐李洞《和曹监春晴见寄》:“功成名著扁舟去,愁睹前题罩碧纱。”

  • 秦缓药

    源见“病入膏肓”。借指良医之药。宋陆游《卧病累日羸甚偶复小健戏作》:“病忽迨旬日,衰如增十年。难求秦 缓药,空负宋清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