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桑榆”。指晚年,暮年。清方文《述哀》诗:“所痛桑榆年,转见家荡析。无孙已暗伤,无妇又增恤。”【词语桑榆年】 汉语大词典:桑榆年
《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驾。”此事又见《晋书.嵇康传》。三国时,魏嵇康与吕安友善,每一想念老友,便不远千里,驾车前去拜访。后因用作至交情深千里相访之典。唐.房琯《题汉州西湖
同“哭秦庭”。唐柳宗元《睢阳庙碑》:“首碎秦庭,终懵《无衣》之赋。”
《礼记.内则》:“鱼去乙。”东汉.郑玄注:“乙,鱼体中害人者名也。今东海容鱼有骨名乙,在目旁,状如篆乙,食之鲠人不可出。”《尔雅.释鱼》:“鱼肠谓之乙,鱼尾谓之丙。”晋.郭璞注:“此皆似篆书字,因以名
庸俗得使人难以忍受。《聊斋志异.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曹禺《日出》二幕:“顾八奶奶进——一个俗不可耐的胖女人。”亦作“俗不堪耐
《后汉书.文苑传.祢衡传》:“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始达救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是时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或问衡曰:‘盍从陈长文、司马伯达乎?’对曰:‘吾焉能从屠沽儿耶
指南朝梁著名一时的任昉的文章和沈约的诗。《南史.任昉传》:“(昉)既以文才见知,时人云‘任笔沈诗’,昉闻甚以为病,晚节转好著诗,欲以倾沈。”
一作“以邻为壑”。把邻国当作自己排泄洪水的沟壑。比喻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嫁祸邻国。《孟子.告子下》:“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 ㄏㄜˋ h
同“风雨对床”。清秋瑾《挽故人陈阕生》诗序:“回忆省垣聚首,风雨连床,曾几何时?谁怜一别,竟无会面之期。”见“对床夜雨”。清·秋瑾《挽故人陈阕生》:“回忆省垣聚首,~,曾几何时,谁怜一别,竟无会面之期
源见“广陵散”。感叹人事凋零,贤士被害。清顾炎武《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诗:“惊闻东市琴,涕陨堂前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