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青云自致

青云自致

青云:原意青天;高空。此处引申为高官显爵。此典指须贾对范雎(suī绥)说:想不到您能自己达到青云之上高官显爵。后以此典比喻官运亨通,升迁高位。战国时魏国人范雎在中大夫须贾手下做门客时,曾随须贾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范雎能说善辩,派人送给礼金,范雎辞谢。须贾知道后,怀疑范雎私通齐国,回魏国就告诉相国魏齐。魏齐派人毒打范雎昏死,丢在厕所里,范雎醒来逃出相府,躲在好友郑安平家,改名张禄。秦昭王派使者到魏国,郑安平将范雎推荐给秦使,使者设法将他带到秦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范雎的才华得到秦昭王信任,当上秦相国。公元前266年,秦国准备发兵攻打韩、魏两国,魏国派须贾去秦国请和。通过询问守门人得知秦相国张禄就是原来的范雎。须贾大吃一惊,自己知道受骗了,就脱衣露体,跪着前进,通过守门人认罪求情。这时范雎坐在富丽堂皇的帷帐中,侍从人员很多,接见须贾。须贾磕头,自称死罪,说道:“我想不到您能自己达到青云之上高官显爵,我从此不敢再读天下的书,不敢再参与天下的政治活动。我犯了该烹的死罪,愿把自己放逐到野蛮地区去,是死是活,都听凭您处理。”此典又作“青云直上”、“青云器”、“登青云”、“飞上青云”、“青云路”。

【出典】:

史记》卷79《范雎蔡泽列传》2414页:“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tǎn坦,脱上衣,露肢体)(通“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雎盛帷帐,侍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贾有汤镬(huò获,古代酷刑,把人扔到开水锅中煮死)之罪,请自屏于胡(古代对西北各部族泛称)貉(Mò莫,通“貊”,古代北方部族名)之地,唯君死生!’”

【例句】:

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洁,干青云而直上。” 唐·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顾惭青云器,谬奉玉樽倾。” 李白《冬夜醉宿龙门》:“青云当自致,何心求知音?” 唐·高适《酬李少府》:“君若登青云,吾当投魏阙。” 唐·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 宋·黄庭坚《次韵晁补之廖正一》:“无因自致青云上,浪说诸公见嗟赏。” 宋·杨万里《闻一、二故人相继而逝》:“故人复双人,飞上青云端。” 宋·辛弃疾《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人间岁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19回:“但我虽不曾中那进士,却也教育了无数英才,看将起来,大半都要青云直上。”


【典源】《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于是范睢盛帷帐,侍者甚众,见之。须贾顿首言死罪,曰:‘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 贾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贾有汤锼之罪,请自屏于胡貉之地,唯君死生之!’”扬雄《解嘲》:“当涂者入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今译】 范睢是魏国人,原是魏中大夫须贾的门客,后须贾怀疑范睢私通齐国,告知魏相毒打范睢几死。范睢被人救出,逃至秦国,改名张禄,任秦相。须贾后出使秦国,范睢装成穷人去见他。须贾后来才知道秦相张禄原来就是范睢,大惊,知道被范睢骗了,只好脱下衣服用膝爬行,通过范睢门下人去谢罪。范睢大摆威仪见他,须贾叩头称死罪,说:“我没想到您能自己升至青云之上,我以后不敢再读天下书,参与天下事,我有死罪,请您随意处置吧。”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仕途得意,升至高位。

【典形】 登青云、飞上青云、青云路、青云器、青云直上、青云自致、自致青云上、西行取相印、自致青冥上、心在青云、青云可致、青云心、青云人、青云志、青云料。

【示例】

〔登青云〕 唐·高适《酬李少府》:“君若登青云,吾当投魏阙。”

〔飞上青云〕 宋·杨万里《闻一二故人相继而逝》:“故人复双入,飞上青云端。”

〔青云路〕 宋·辛弃疾《菩萨蛮·送曹君之庄所》:“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

〔青云直上〕 唐·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

〔青云自致〕 唐·李白《冬夜醉宿龙门》:“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自致青云上〕 宋·黄庭坚《次韵晁补之廖正一》:“无因自致青云上,浪说诸公见嗟赏。”


猜你喜欢

  • 羹尽栎釜

    羹(gēng耕):浓汤。栎釜(lìfǔ力府):刮锅边出声。此典指汉高祖刘邦以前卑微困难时,常领朋友到大嫂家吃饭,大嫂刮锅边出声,表示菜汤没有了,也就是不接待他们来吃饭了。后以此典比喻人情淡薄,或受到冷

  • 盗诗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杨衡》:“初隐庐山,有盗其文登第者,衡因诣阙,亦登第。见其人,盛怒曰:‘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曰:‘此勿知兄最惜,不敢偷。’衡笑曰:‘犹可恕也。’”后以“盗诗”为剽窃别人的诗句的

  • 遗珥堕簪

    同“遗簪堕珥”。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十七出:“清晓,侍婢不惜千金,相呼斗百草。遗珥堕簪,蹙着秋千,不禁笑语声高。”见“遗簪堕珥”。宋·无名氏《张协状元》17出:“~,蹙着秋千,不禁笑语声高。”【词

  • 顺天应人

    《易.革》:“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事大矣哉!”孔颖达疏:“殷汤周武,聪明睿智,上顺天命,下应人心。”后因以“顺天应人”谓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旧时常用于颂扬建立新的朝代。三国

  • 于何闻过

    参见:吾过何由鲜

  • 翻覆手

    同“翻云覆雨”。宋范成大《倚竹》诗:“轻薄人情翻覆手,冰容却耐幽居久。”

  • 七策五成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传说春秋末越大夫范蠡向其师计然学谋略七,用其五佐越即获成功。后因以“七策五成”谓谋略高深。

  • 白帝子

    源见“赤帝子”。传说汉高祖刘邦为赤帝子,秦统治者为白帝子。赤帝子斩杀白帝子,表示汉当灭秦。后因以“白帝子”借指被推翻的王朝。古直《吊赵伯先先生》诗:“当径谁歼白帝子,临风我恸赵王孙。”【词语白帝子】 

  • 齐王舍牛

    《孟子.梁惠王上》:“(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往)?’对曰:‘将以衅钟(宰杀祭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hú sù,因恐惧而发抖),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

  • 陶公战舰

    《晋书.陶侃传》:“陈敏之乱,弘以侃为江夏太守……又加侃为督护,使与诸军并力距恢(陈敏之弟)。侃乃以运船为战舰,或言不可,侃曰:‘用官物讨官贼,但须列上有本末耳。’于是击恢,所向必破。”晋朝名将陶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