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靖难

靖难

明初,燕王朱棣以“靖(jing敬)难”为名而发动的争夺皇位的战争。明太祖(即朱元璋,年号洪武,1368-1398年在位)为加强皇权,分封诸子为王。北边各王握有兵权,势力更大。惠帝(太祖孙朱允炆,年号建文,1398-1402年在位)即位后,因感到各王的威胁,就采用辅政大臣齐泰、黄子澄的计谋,先后废削了周、齐、湘、代、岷五王。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北平(今北京),以讨伐齐、黄为名,入京以清君侧,号称“靖难”。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靖难兵入京师,建文帝不知所终。燕王称帝,是为成祖(年号永乐,1402-1424年在位),大杀建文诸臣。朱棣还令尽复建文中所改的一切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于恢复祖训。靖难之役是明初围绕皇权斗争日趋激化的必然结果。

【出典】:

明史》卷5《成祖纪一》70页:“秋七月癸酉,匿壮士端礼门,绐(dài怠)贵、昺(bǐng丙)入,杀之,遂夺九门。上书天子指泰、子澄为奸臣,并援《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书既发,遂举兵。自署官属,称其师曰靖难’。”《明史》卷145,《姚广孝传》:“兵起,以诛齐泰、黄子澄为名,号其众曰,‘靖难之师’。”


【词语靖难】   汉语词典:靖难

猜你喜欢

  • 忍无可忍

    原为“忍不可忍”,指忍受令人不能容忍的事情。后作“忍无可忍”,意为要忍受也无法忍受,表示忍耐已到了极限。孙礼(?-250年),字德达,涿郡容城(今河北容城)人。初从曹操为司空军谋掾,阳平太守。魏明帝临

  • 凤影

    源见“凤鸣朝阳”。指梧桐树的阴影。唐李峤《桐》诗:“春光杂凤影,秋月弄圭阴。”【词语凤影】   汉语大词典:凤影

  • 仁风

    《世说新语.言语》:“袁彦伯为谢安南司马,都下诸人送至濑乡。……”南朝梁.刘孝标注引《续晋阳秋》:“袁宏字彦伯,陈郡人……太傅谢安赏宏机捷辩速,自吏部郎出为东阳郡,乃祖之于冶亭,时贤皆集。安欲卒迫试之

  • 德輶如毛,鲜克举之

    輶( ㄧㄡˊ yóu ):轻。鲜( ㄒㄧㄢˇ xiǎn ):少。克:能。 德行轻如毛发,很少有人能举起它。 意谓德行的积累是从极轻微的事情上做起,但人们常忽视而不为。语出《诗.大雅.烝民》:“

  • 汲黯寝谋

    《史记.汲黯列传》:“淮南王谋反,惮黯,曰:‘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西汉时,大臣汲黯以忠正守义好直谏著称,由于惧怕他的威严,淮南王谋反之心理受到极大的镇慑。寝,止

  • 范叔衣寒

    同“范叔寒”。清归庄《与顾宁人书》:“不忧苏季裘敝,范叔衣寒。”

  • 矜持

    拘谨或装成端庄严肃的态度。《晋书.王羲之传》:“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

  • 秦鞭

    同“秦王鞭石”。明陈子龙《燕中秋感》诗之四:“汉将何年过渤海,秦鞭无计渡营州。”

  • 河汉乘槎

    源见“乘槎”。谓出使远征。元 孛罗御史《一枝花.辞官》套曲:“胜潘岳河阳种花,笑张骞河汉乘槎。”

  • 范汪言

    《晋书》卷七十五《范汪传》:“(汪)弱冠,至京师,属苏峻作难,王师败绩,汪乃逃遁西归。庾亮、温峤屯兵寻阳,时行李断绝,莫知峻之虚实,咸恐贼强,未敢轻进。及汪至,峤等访之,汪曰:‘贼政令不一,贪暴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