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魏王大瓠

魏王大瓠

源见“魏王瓠”。比喻人才不得其用。宋苏轼《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诗:“魏王大瓠无人识,种成何翅实五石。”


【典源】 《庄子·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xiao) 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今译】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它结成能盛五石的大葫芦。用它来盛水,它脆而不坚,无法提举。把它剖开做瓢,瓢又太大,无处安置它。这个葫芦并非不大,可没有什么用处,我就将它打碎了。”庄子说:“先生原来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 ……现在你有容量五石的大葫芦,何不将它做成腰舟,拴在腰间借以浮渡江湖,反而忧虑它太大无处可容,可见你的心还是茅塞不通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才没有用武之地。

【典形】 落我材、 魏王大瓠、 魏王瓠。

【示例】

〔落我材〕 宋·辛弃疾《满江红·和卢国华》:“落我材无所用, 易除殆类无根潦。”

〔魏王大瓠〕 宋·苏轼《蒜山松林中可卜居》:“魏王大瓠无人识,种成何翅实五名。”

〔魏王瓠〕 南朝宋·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空班赵氏璧,徒乖魏王瓠。”


【词语魏王大瓠】  成语:魏王大瓠汉语词典:魏王大瓠

猜你喜欢

  • 东墙窥宋

    战国 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载: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说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宋玉否认,并说:“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

  • 五车二酉

    源见“五车书”、“书通二酉”。指丰富的图书典籍和渊博的知识。《天雨花》二回:“读书自幼到如今,五车二酉俱收纳。”

  • 选青钱

    源见“青钱万选”。谓选取文才出众之士。明邵灿《香囊记.讲学》:“刺股悬梁志亦坚,文章亦可选青钱。”

  • 一苇

    《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孔颖达疏:“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后以“一苇”为小船的代称。《三国志.贺邵传》:“臣闻否泰无常,吉凶由人。长江之限不

  • 青门故侯

    源见“东陵瓜”。谓前朝遗民。清蒋士铨《桂林霜.私葬》:“立个墓台新碣,写出青门故侯。”【词语青门故侯】  成语:青门故侯汉语大词典:青门故侯

  • 山公人地

    源见“山公启事”。形容做官做人光明磊落。清吴伟业《茸城行》:“给事才名矫若龙,山公人地清如鹄。”

  • 哀乐中年

    源见“东山丝竹”。指人到中年后常为哀乐事而感情激动。清黄遵宪《在伦敦写真志感》诗:“递增哀乐中年感,等是寻常行路人。”

  • 嵩生岳降

    《诗.大雅.嵩高》:“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毛传:“山大而高曰嵩;岳,四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申,申伯;甫,甫侯,都是周宣王舅父,周朝重臣,相传是古四岳后裔。后以

  • 雒阳生

    同“洛阳生”。雒,通“洛”。清吴伟业《送纪伯紫往太原》诗之二:“须看雁门守,不及雒阳生。”【词语雒阳生】   汉语大词典:雒阳生

  • 一梦黄粱熟

    同“一觉黄粱熟”。宋张抡《醉落魄.咏秋十首》词之五:“百年一梦黄粱熟,人生要足何时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