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战国策.燕策二》:“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 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后以“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明史.占城传》:“王能保境息民,则福可长享;如必驱兵苦战,胜负不可知,而鹬蚌相持,渔人得利,他日悔之,不亦晚乎!”


其他 鹬,一种细长嘴的水鸟。鹬和蚌互相争持,老渔翁正好把它们一起捉了,得到利益。语本《战国策·燕策》:“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喻世明言》卷10:这正叫做“~”。若是倪善继存心忠厚,兄弟和睦,肯将家私平等分析,这千两黄金,弟兄大家该五百两,怎到得滕大尹之手?”△贬义。用于比喻双方争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坐收渔利 羊顶角,狼得食。也作“鹬蚌相持,渔人获利”、“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省作“鹬蚌相持”、“鹬蚌相斗”、“鹬蚌相危”、“鹬蚌相争”、“蚌鹬争衡”、“渔人得利”、“渔人之利”、“渔翁得利”、“渔翁之利”。


【词语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成语: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汉语词典:鹬蚌相持,渔人得利

猜你喜欢

  • 白马怒涛

    源见“伍胥潮”。借指忠良遭谗被害。清 朱国汉《岳武穆墓》诗:“白马怒涛人共恨,黄龙痛饮事皆空。”

  • 负暄

    源见“献曝”。喻忠君爱国之心。明郑若庸《玉玦记.诏封》:“应甄录汗马勋劳,还展布负暄忠爱。”【词语负暄】   汉语大词典:负暄

  • 班女辞辇

    同“班妾辞辇”。唐李瀚《蒙求》:“冯媛当熊,班女辞辇。”

  • 决枋榆

    源见“榆枋之见”。比喻奋起登山游览。清赵翼《茅山纪游》诗之一:“今朝忽兴发,奋决枋榆起。”

  • 北郭贫

    参见:北郭骚

  • 鸟尽废良弓

    同“鸟尽弓藏”。晋陶潜《饮酒》诗:“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 一饭之德

    源见“灵辄扶轮”。喻微小的恩德。清俞樾《茶香室续钞.陆晋》:“世相传余初有一饭之德,葛如方布衣野走,怀之而思厚报,其实无是事也。”偏正 比喻微小的恩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

  • 非熊老

    源见“非熊兆”。借指杰出的老者。宋史浩《最高楼.乡老十人皆年八十淳熙丁酉三月十九日作庆劝酒》词:“世方知,非熊老,聚吾州。有智略、可从兹日用,有志愿、可从兹日酬。”

  • 彼一时,此一时

    《孟子.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过去同现在时间不同,情况也不一样。后以彼一时,此一时谓时势不同,情况随之改变。亦作“此一

  • 坐不改名,行不改姓

    见〔行不更名,坐不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