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御前画地”、“伏波聚米”。称誉善于谋画。明高启《送叶卿东游》诗:“上书愿雪父兄耻,画地聚米筹山川。”
源见“瑕不掩瑜”。喻好坏优劣互相不能遮掩。明沈鲸《双珠记.廷对及第》:“近嫦娥,依衮冕,瑜瑕不掩,红香十里人青眼。”
《易.家人》:“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后因以“家君”称父亲。《后汉书.汝南袁隗妻传》:“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毁;子路至贤,犹有伯寮之诉。家君获此,固其宜耳。”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同“井蛙”。宋苏轼《南禅长老和诗不已故作六虫篇答之》:“那将坐井蛙,而比谈天衍。”【词语坐井蛙】 汉语大词典:坐井蛙
源见“犀照牛渚”。谓洞察幽微。唐胡曾《咏史诗.牛渚》:“温峤南归辍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谁知万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跃马人。”
源见“王粲登楼”。指士不得志,久滞异乡。唐权德舆《和司门殷员外早秋省中书直夜寄荆南卫象端公》诗:“共嗟王粲滞荆州,才子为郎忆旧游。”
《文选》卷十一、三国魏.王仲宣(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王粲曾因客居他乡思念故土,故在《登楼赋》中写有“虽信美而非吾土”之句。后引用“非吾土”表述怀乡思归之情。唐.杜牧《题
参见:断织
源见“南楼”。指咏谑游乐的雅兴。宋葛郯《水调歌头.送唯斋之官回舟松江赋》词:“胡床兴不浅,人在庾公楼。”
源见“榆枋之见”。喻识浅志小之人。亦用为自谦之辞。战国 楚宋玉《对楚王问》:“夫藩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宋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诗:“出门相送亲与友,何异篱鷃瞻云鹏?”【词语篱鷃】 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