㽥
即犨。 春秋时为郑地, 后属楚。 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五十里。
古邑名。又作犨。春秋郑邑,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
即犨。 春秋时为郑地, 后属楚。 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五十里。
古邑名。又作犨。春秋郑邑,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南。
在今安徽宣州市东南七十里,接宁国县界。《方舆纪要》 卷28宣城县: 柏枧山在 “府东南七十里,与宁国县接境。山之阳,即文脊山也。谿谷邃深,峰崖回曲,飞流界道,跨岫为梁”。《江南通志·山川六》: “昔山
即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引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尹家卫镇“在咸宁县南五十里。嘉庆七年由霸桥镇移县丞驻此”。清同治元年(1862)陈德才、赖文光率西北太平军大败清军于此。
即今湖北天门市西南五十六里张港镇。旧属潜江县,清设外委驻防。
①三国魏改胶东侯国置,属北海国。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西晋属北海郡。北魏移治今潍坊市东四十五里。北齐废。②南齐置,属北海郡。治所当在今江苏连云港市境。东魏属东海郡。北齐废。古县名。三国魏以胶东侯国改置,
在今新疆乌什县。《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倭赤。
在今山西盂县北。《方舆纪要》卷40盂县“牧马水”条下:“龙化河在县北四十五里,一名兴龙泉。北流至榆枣关口,入于滹沱。”
在今四川广汉市西二十里鸭子河南岸,是一处古蜀文化遗址。面积共600万平方米,周围有一圈宽10米,高5米的城垣和一道河水围绕。1929年曾在此发现大批精美的玉石器。1980—1986年曾多次发掘,发现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升东宁府置,属辽阳行省。治所在平壤(今朝鲜平壤市)。辖境相当今朝鲜黄海北道以北及辽宁鸭绿江流域。后废。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以东宁府改名,治平壤(今朝鲜平壤市)。二十七年寄
即今云南宣威市东革香河。汉至南朝称存水。《水经》:“存水出犍为䣕县。”
元至元二十四年 (1287) 置,属仁德府。治所在易浪湳龙 (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九十二里古城)。次年改归厚县。古县名。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置,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属仁德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