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城
①在今安徽来安县东北,半塔镇南。《方舆纪要》卷29来安县:“白塔镇,县东北五十五里。其东南五里有丁城,四面平远,城址高数丈,其西有高塘山,山下有塘,曰高塘,旧可灌田二百顷。今堙。”
②南朝宋元嘉中筑,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寰宇记》卷142南阳县:“丁城, 《隋图经》云:‘宋元嘉中掠得武阳人万户,遂于新城置丁城安置。丁城一名新城。’”
①在今安徽来安县东北,半塔镇南。《方舆纪要》卷29来安县:“白塔镇,县东北五十五里。其东南五里有丁城,四面平远,城址高数丈,其西有高塘山,山下有塘,曰高塘,旧可灌田二百顷。今堙。”
②南朝宋元嘉中筑,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寰宇记》卷142南阳县:“丁城, 《隋图经》云:‘宋元嘉中掠得武阳人万户,遂于新城置丁城安置。丁城一名新城。’”
在今贵州盘县特区城关镇西南隅。有上、下二洞。上洞口在山腰,有明代题刻 “碧锁云封” 四字,称天洞,洞口大厅高50余米,宽80余米。下洞口在山麓,有嘉靖三年 (1524) 题刻 “水洞” 二字,称地洞,
一作滋泥泉塘。即今新疆阜康市东九十里滋泥泉子镇。《清一统志 · 迪化州》 有滋泥泉台。
古国名。在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或苏门答腊岛,或兼称此二岛。首见于 《太平御览》 卷787引 《元嘉起居注》,作阇婆洲。《宋书·夷蛮传》作阇婆婆达。《高僧传·求那跋摩传》 作阇婆。公元5世纪中期以后,同中
在今山西古交市。《资治通鉴》: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北汉葬神武帝于交城北山”,即此。《方舆纪要》卷40交城县:交城山“《志》云,古交城治此”。
又名西漳河、小漳水。即今山西沁县西之西河。《水经·浊漳水注》: 铜鞮水 “出铜鞮县西北石隥山,东流与专池水合,……铜鞮水又东径铜鞮县故城北,……又东径襄垣县,入于漳”。
①即今河北隆尧县北泜河。《山海经·北三经》: 敦舆山,“泜水出于其阴,而东流注于彭水”。《清一统志·赵州一》: 泜河 “自临城县西南发源,东南径顺德府内丘、唐山二县界,又东南径隆平县南,至任县入滏阳河
即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镇。《后汉书·西域传》: 延光二年(123),“乃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将弛刑士五百人,西屯柳中”。即此。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西南鲁克沁。西汉为车师前部地。东汉延光年间为西域
在今云南盈江县西南铜壁关前。《清一统志 ·腾越直隶厅》: 蛮哈山 “猛卯司治在山下。山形若象鼻。明时尝令守备戍守”。
又作茹拖、鲁多克。即今西藏日土县。“日土”,藏语意为枪叉支架状山上。据说该地有小山形如枪叉支架,故名。1960年改设日土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日土县日土。1960年撤销,改置日土县。
在今四川松潘县北。《方舆纪要》 卷73松潘卫: 响水泉 “在卫北六十里。泉流湍急有声,居民资以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