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3月由沂水、临沂、莒县三县析置,治界湖镇(今山东沂南县)。1941年12月撤销。1942年7月复置,仍驻界湖镇。在山东省东南部、沂河中游。属临沂市。面积 1798.3 平方千米。人口90.6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二十六里瓦山乡。《方舆纪要》 卷91平湖县: 雅山 “或讹为瓦山”。明嘉靖三十五年 (1556),追败倭寇于此。古山名。俗称瓦山、惹山。在今浙江省平湖市东南。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
即今江苏无锡县东南后宅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后宅镇在城东南四十里。”(1)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南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后宅,人口 4500。因位于明兵部司务邹姓
唐开元中置,治所在都救县(今广西田东县西北祥周镇)。天宝元年(742)改为横山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田州。辖境相当今广西百色、田阳、田林、田东等市县部分地。贞元二十一年(805)废,后复置为羁縻州
在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南六里。1912年为兰坪县治。1938年迁治喇鸡井(今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西北二十八里拉井镇)。1947年复迁治白地坪。1950年又迁喇鸡井。
即今西藏东部尼洋曲。清《乾隆内府典图》作尼洋楚必拉。“尼洋楚”,藏语意为以“娘”氏家族名命名的河。源于工布江达县境西部,于林芝县南注入雅鲁藏布江。又称尼洋曲、江达河。雅鲁藏布江支流。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新昌县置,属平州。治所即今河北卢龙县。大业初为北平郡治。隋末改为肥如县。唐武德二年(619)复名卢龙县,为平州治。元为永平路治。明为永平府治。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1928年直属
一作卑沙城。隋属高句丽,故城在今辽宁大连市东北大黑山 (大和尚山) 山城。《隋书·来护儿传》: 大业十年 (614),“帅师度海,至卑奢城”,破高丽兵。
一名鱼箭溪。在今四川隆昌县东。源出县东北周兴乡,西南流纳付家河后称九曲河,在泸县北福集镇注入濑溪河。以经石燕桥而名。
在今陕西蓝田县西三十里灞河西岸。《水经·渭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三年,秦子向命为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