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山
①在今福建邵武市东南,与顺昌县交界处。 《寰宇记》卷100南剑州顺昌县:七台山“在县西四十八里。其山磊落相连,莫知其几何,有高峰峭壁,动逾千丈。山有微云当雨,土人以为候”。《方舆胜览》卷10邵武军《山川》:七台山“在邵武县东(南)百里。山有七级,峰峦相比,故名”。明《寰宇通志》卷47邵武府:七台山“在邵武县东南一百里,连跨汀、延、邵三郡之境。山势高耸,上有七台”。
②在今四川万源市西南一百五十里。民国《万源县志》卷1:七台山“山高而平,数十峰环之,园如伏釜”。清嘉庆初,白莲教义军据此。
①在今福建邵武市东南,与顺昌县交界处。 《寰宇记》卷100南剑州顺昌县:七台山“在县西四十八里。其山磊落相连,莫知其几何,有高峰峭壁,动逾千丈。山有微云当雨,土人以为候”。《方舆胜览》卷10邵武军《山川》:七台山“在邵武县东(南)百里。山有七级,峰峦相比,故名”。明《寰宇通志》卷47邵武府:七台山“在邵武县东南一百里,连跨汀、延、邵三郡之境。山势高耸,上有七台”。
②在今四川万源市西南一百五十里。民国《万源县志》卷1:七台山“山高而平,数十峰环之,园如伏釜”。清嘉庆初,白莲教义军据此。
在今四川资中县东南十里。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 卷 8: 资县东岩 “去摩岩五里,有唐明渡,以明皇所经矣”。《清一统志·资州》: 唐明渡 “在州东十里。相传唐明皇幸蜀憩此,故名”。
旧名楚呼楚、绥靖城。一名塔城。又称挞拉巴哈台。即今新疆塔城市。因清新疆政区塔尔巴哈台驻此而名。清乾隆三十年 (1765) 在此驻参赞大臣,称楚呼楚。三十二年 (1767) 筑城,称绥靖城。同治九年 (
明置,属武定军民府和曲州。在今云南富民县北境。
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水经·渭水注》:漏水“出南山赤谷,东北流径长杨宫东”。宋敏求《长安志》卷18:“赤谷在(盩厔)县东南三十五里。”
即今四川丰都县东龙河西岸江池镇。《明史·四川土司传》: 成化年间,“移忠州临江巡检司于丰都南宾里之姜池”。即此。
又名升仙桥。在今四川成都市北沙河上。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城北十里有升仙桥,有送客观。司马相如初入长安,题市门曰: 不乘赤车驷马,不过汝下。” 故名。区片名。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东部。泛指
清置,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南。《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十三站”条下:广宁站“在广宁县南二十里”。
辽大康九年 (1083) 置,为边防城之一。在今蒙古国温都尔汗之西。《辽史·地理志》:“塔懒主城在胪朐河 (今克鲁伦河)。” 金废。辽大康九年(1083年)置,为西北边防城。即今蒙古国肯特省温都尔汗。
①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南博山城东五十五里城子村。西晋废。《水经·淄水注》: 淄水 “东北流径莱芜谷,屈而西北流,径其县故城南。《从征记》 曰: 城在莱芜谷……旧说云: 齐灵公灭莱,莱民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宋张敦颐 《六朝事迹编类》 卷 5:桃叶渡,“ 《图经》 云: 在 (江宁) 县南一里秦淮口。桃叶者,晋王献之爱妾名也。其妹曰桃根,献之诗曰: ‘桃叶复桃叶,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