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七宝山

七宝山

①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南三十里,与无为县接界。《方舆胜览》卷48无为军:七宝山“在巢县。濡须山谓之东关,七宝山谓之西关”。《方舆纪要》卷26巢县:七宝山在“县东南三十里,与含山县界之濡须山对峙,相距十里。魏人筑西关于此,以拒吴处也”。

②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宋《淳祐临安志》卷8:“旧有七宝寺”,故名。《方舆纪要》卷90:七宝“即吴山西南面支峰也”。

③在今福建长汀县东南。宋置上宝场,采银锡,后废。明嘉靖《汀州府志》卷2 《山川》长汀县:七宝山“在县东南,出七宝,故名。下有上宝场。今废”。

④在今江西东乡县东。《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东乡县:七宝山在“县东十余里。旧常产银、铅,因名”。

⑤在今山东莒县北一百里。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5:七宝山“山出金银铜铁铅锡土,凡金银非此土不液,故曰七宝”。

⑥在今湖南浏阳市东。《方舆纪要》卷80浏阳县“大围山”条下:七宝山“其山产铅、铁矿,硼砂,青、胆二矾,土黄、吸针石,故名”。


古山名。(1)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区白马巷西、吴山南。以七宝寺得名。山顶有大观台。东麓有三茅宁寿观、白鹿泉,西麓有青霞洞等名胜地。(2)在今安徽省无为县东北,接含山县界。三国魏于此筑西关,隔濡须水与吴所筑濡须山上的东关相对。魏、晋、南北朝为兵争之地。(3)在今山东省莒县北约百里。出金、银、铜、铁、铅、锡、土,凡金、银非此土不液,故名七宝。(4)在今湖南省浏阳市东北。产铅、铁、硼砂、青矾、胆矾、土黄、碱石等七矿,故名七宝。明洪武中曾于此开设铁冶。(5)即“七岩山”。


猜你喜欢

  • 喀尔喀莫

    亦作哈库马、喀尔库玛屯。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正西松花江即混同江南岸距 (富克锦) 城……一百三十里喀尔库玛屯。”

  • 井陉县

    ①秦置,属恒山郡。治所在今河北井陉县(微水镇)西北北陉。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恒州。大业初属恒山郡。唐属恒州。北宋属真定府,熙宁六年(1073)废。八年(1075)复置,并迁治今井陉县北

  • 宁远水

    俗名大河。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崖城镇南。《舆地纪胜》卷127吉阳军:宁远水,“《元和志》云,去废宁远县一里”。

  • 百节峒

    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2唐崖长官司:百节峒在“司南里许”。

  • 渭溪

    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1沅州: 渭溪在 “州西南五十里。出双髻山下,东北流,至州东南二里入沅水”。

  • 龙泉砦

    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龙镇附近。《宋史·地理志》绥德军:龙泉砦“宣和二年改名通泉,寻复故”。元废。

  • 硫磺井

    在今四川长宁县南双河镇东。清嘉庆 《长宁县志》 卷2: 硫磺井在 “县 (今双河镇) 东九里。四时水温作硫磺气,浴可疗疮”。

  • 梅子八关

    元代在今湖北长阳、五峰二土家族自治县境清江两岸八个关的总称。《方舆纪要》 卷78长阳县 “渔洋关” 条下: “ 《志》 云,县境旧有梅子八关,四临江南,四临江北。元时置以备峒蛮。明改为二巡司。”

  • 平阳

    ①古尧都。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十八里金殿镇。春秋时为晋大夫羊舌氏邑。晋顷公十二年(前514)置平阳县。《史记·五帝本纪》 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汉书·地理志》河东郡平阳县

  • 鲁密祖卜柏哈

    在今四川丹巴县南白峰村 (柏哈村)。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祖卜柏哈土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