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万年桥

万年桥

①在今江苏苏州市胥门外。《清一统志·苏州府二》:万年桥,“本朝乾隆五年,抚臣徐士林、知府汪德馨建。延石为堍,架木远接,横跨胥江,中豁三拱,以通巨舰,商贾便焉”。

②在今江西南城县东北郊、横跨盱江。《清一统志·建昌府二》:万年桥“在南城县东北六里。明崇祯中建,凡二十四垒”。桥西有镇,商旅丛集。

③在今江西分宜县东南。《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分宜县:万年桥“在县(旧)治东,跨秀溪上。嘉靖三十五年建。酾水十一道,长百二十丈,称为壮丽”。


在江西省南城县东旴江上。明崇祯八年(1635年)始建,清顺治四年(1647年)竣工。几经整修。长411米,高10米,拱圈跨度14米。原由桥墩、桥身、桥亭三部分组成。24个桥墩墩石以铁锭钤缝,分水金钢雁翅以巨石结砌,至今坚固无损。桥身拱券采取纵联式砌法,跨度大而单薄轻巧。桥面两侧设石雕栏杆,浮雕有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画面精美。原桥亭与栏、槛已毁,建国后重修。

万 年 桥


猜你喜欢

  • 吉贝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北白沙岛之北。清蒋毓英《台湾府志》卷3:吉贝屿“澎民常往张网捕鱼”。

  • 大柳砦

    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北五十里曲亭乡北。《方舆纪要》卷29滁州:大柳砦在“州西北五十里。元末州人保聚于此。今为大柳树驿”。

  • 多刚寨

    明置,属戎县。在今四川兴文县西。《明史·四川土司传》:成化三年(1467),国子学录黄明善复言:“宋时多刚县蛮为寇,用白艻子弟破之。白艻子者,即今之民壮;多刚县者,即今之都掌多刚寨也。”

  • 龙源戍

    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六十里李庄镇。《旧唐书·地理志》 南溪县:“后周于废郡置南武戍。隋改为龙源戍。”

  • 陈县

    春秋楚灭陈国置。秦为陈郡治。治所即今河南淮阳县。秦末陈涉称王都此。西汉为淮阳国治。东汉为陈国治。西晋属梁国。北魏省入项县。古县名。本西周陈国。战国楚灭之置县,治今河南省淮阳县。汉以后,历为淮阳国、陈国

  • 大巴山

    亦名大巴岭山。在今陕西南郑县南、四川南江县东北,为米仓山南支。《寰宇记》卷133兴元府南郑县:“大巴岭山在县西南一百九里。《水经注》云:廉水出巴岭,北流经廉州。又《周地图记》云:此岭之南是古之巴国也。

  • 兑州

    北宋政和四年(1114)置,治所在万松县(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宣和三年(1121)废为靖远砦。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置,治万松县(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宣和三年(1121年)废。

  • 东楚

    古地区名。“三楚”之一。秦汉时分战国楚地为三楚。《史记·货殖列传》 以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为东楚,相当今江苏大部、安徽东南部和浙江西北部地区。“三楚”之一。其地跨江逾淮,东至于海,约当于今江苏省除西

  • 马坊镇

    在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南。清于此设把总,属三河营都司。(1)在北京市平谷区西南部。面积37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坊,人口2550。镇区辽已成村,曾为牧军马之地,故名。1946年由河北省三河

  • 章乡

    一作漳乡。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北漳水北岸。《三国志· 吴书 · 吴主传》: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 十二月,潘璋司马马忠 “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水经·漳水注》: “漳水又南历临沮县之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