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十六郡

三十六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完成统一,推行郡县制,分全境为三十六郡。郡名不见于《史记》本文,裴骃《集解》作“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清以来学者多数认为裴说不足尽信,各家说法又各不同。考之史实,九原、鄣郡均不应在其内,而内史亦不应在三十六郡之列;据《史记》、《汉书》纪传及《水经注》诸书,当补以广阳、陈郡(楚郡)、闽中三郡,成三十六郡之数。其后续有增析,至秦末共有四十余郡。


史记·秦本纪》、《史记·秦始皇本纪》均谓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然郡名不见《史记》正文。《汉书·地理志》在京兆尹下注曰:“故秦内史。”在各郡国下注称“秦置”、“秦郡”或“故秦某郡”的有三十六郡,其中包括秦始皇三十三年开胡、越所置九原、南海、桂林、象四郡。该志后序中云:“本秦京师为内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汉兴,以其郡大,稍复开置。”盖班固认为三十六为秦一代郡数,至汉兴才有所增置。汉晋时《说文》、《风俗通》、《吕氏春秋·季夏纪》和《淮南子·时则训》的高诱注、《帝王世纪》等均谓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不提另有他郡,与《汉志》同。《续汉书·郡国志》后序亦云:“《汉书·地理志》承秦三十六郡。”然其注文中却有为《汉志》所无的黔中、鄣两秦郡,不止三十六数,与序文异。《史记·秦始皇本纪》裴骃《集解》列举三十六郡名:“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凡三十五,与内史为三十六郡。”其中三十三郡与《汉志》同,弃二十六年后所置南海、桂林、象三郡,采《续志》说增黔中、鄣两郡,又将内史作一郡,凑足三十六郡。《晋书·地理志》序文所举秦初并天下三十六郡名与《集解》同。清以来学者多数认为裴说三十六郡名不足尽信,但诸家说法又各不相同:一说以为内史不应在郡数内,补以郯郡(陈芳绩);一说认为除内史外,九原、鄣郡亦不应在内,或补以东海(即郯郡)、广阳、楚郡(全祖望),或补以闽中、陶郡、河间(王国维),或补以广阳、陈郡(即楚郡)、闽中(谭其骧)。又诸家均认为三十六为秦始皇二十六年之郡数,其后续有增析,至秦末共有四十余郡。独钱大昕以为三十六为秦一代郡数,初并天下尚未有此数。钱氏精于考据,然此说殊嫌牵强。


猜你喜欢

  • 塘下沟河

    在今河南正阳县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50真阳县: 塘下沟河 “源出确山县东南二十五里之金牛山,流经县北,又东北入于汝”。

  • 南龛寺

    在今四川巴中市南二里南龛山顶。寺以山名。始建于南北朝梁陈间,唐代改为光福寺。《舆地纪胜》 卷187巴州: 唐古佛龛石刻 “在城南二里。有大书石刻载唐乾元三年山南西道严式奏: 臣顷牧巴州,其州南一里有古

  • 奇乾设治局

    1920年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在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东北奇乾乡。1921年改为奇乾县。1920年由奇雅河卡伦地方设置,治奇乾河(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奇雅河)。1921年升县。

  • 绰尔城

    在今内蒙古扎赉特旗东南。《清一统志·扎赉特》: 绰尔城 “在旗西北九十里。周七里余,门四”。

  • 中路左翼右旗

    即赛音诺颜部左翼右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南戈壁省诺莫冈西南。

  • 邑名。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崔氏城。《左传》: 襄公二十七年 (前546),崔成 “请老于崔”。即此。《新唐书·宰相世系表》: “崔氏出自姜姓。齐丁公伋嫡子季子让国叔乙,食采于崔,遂为崔氏。”古

  • 管子壕

    即今湖南资兴市东兴宁镇。南宋绍定初于此置兴宁县。1914年改名资兴县,皆治此。

  • 东额旗

    即额尔古纳左翼旗。1934年伪满置,治所在奈勒穆图(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西北三河镇)。

  • 平舟县

    1913年移都匀县治此,改为平舟县,属贵州黔中道。治所即今贵州平塘县。1920年直属贵州省。1942年与大塘县合并,改置平塘县。旧县名。本旧都匀府附郭首县都匀县。1912年裁县并府。1913年废府复县

  • 黄土山

    在今河北满城县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12满城县: 黄土山,“山顶平旷可居。石中有泉。昔人避兵于此,亦名黄土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