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受降城
唐景龙二年(708)朔方总管张仁愿于今内蒙古黄河以北筑三受降城,以防突厥。《元和志》卷4:“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绝其南寇之路。……六月而三城俱就。以拂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去各四百余里,遥相应接。”中受降城在今包头市西南敖陶窑村古城;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县南黄河东岸;西受降城在杭锦后旗北、乌加河(古黄河)北岸。其后东西两受降城均曾改筑。
唐景龙二年(708)朔方总管张仁愿于今内蒙古黄河以北筑三受降城,以防突厥。《元和志》卷4:“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绝其南寇之路。……六月而三城俱就。以拂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去各四百余里,遥相应接。”中受降城在今包头市西南敖陶窑村古城;东受降城在今托克托县南黄河东岸;西受降城在杭锦后旗北、乌加河(古黄河)北岸。其后东西两受降城均曾改筑。
一作常。春秋鲁邑,后属齐。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诗·鲁颂·閟宫》: “居常与许。” 郑玄注: “常或作尝,在薛之旁。春秋鲁庄公三十一年,筑台于薛,是与周公有尝邑许。” 又 《史记·孟尝君列传》 《索隐
今浙江洞头县南北策、南策、东策三岛的总称。《清史稿·地理志》: 瑞安县东长带山 “迤北南策山,与东策、北策相望”。
即今贵州大方县西南长冲乡。《清一统志·大定府》:长冲哨“在毕节县境”。后入大方。
即邛崃山。今四川荥经县与汉源县分界之大相岭山。《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永平中,益州刺史朱辅疏中云:“路经邛来大山零高坂,峭危峻险,百倍岐道。”
①在今安徽铜陵县东五十里,接繁昌县界。《舆地纪胜》 卷22池州: 狮子峰 “在铜陵之贵山,远望有类狮子。远望淮南,皆在极目”。②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元史·伯颜传》: 至元十三年 (1276),“伯颜
即今河南罗山县西南七十四里朱堂店。北齐于此置高安县。
唐永徽二年(651)以九成宫改名,在今陕西麟游县西九成宫镇。乾封二年(667)复名九成宫。唐永徽二年(651年)由九成宫改名,在今陕西省麟游县西。乾封二年(667年)复名九成宫。
在今哈萨克斯坦斋桑泊西北,额尔齐斯河西岸。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既会布昆,北流径札哈苏淖尔东。扎哈苏二淖尔皆周数十里,南北相去里许,两淖尔间置卡伦”。
即浪噶子。今西藏浪卡子县。原西藏地方政府设浪卡子宗。“浪卡子”,藏语意为白鼻尖、鼻形白山梁。1960年改设浪卡子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浪卡子。1960年撤销,改置浪卡子县。
又名蟠门。即今江苏苏州市旧城西南门。《吴地记》: “古作蟠门,尝刻木作蟠龙以镇此厌越。又云: 水陆相半,沿洄屈曲,故名盘门。”在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城西南隅。春秋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年)始建。门上刻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