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台县

三台县

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为潼川府治。治所即今四川三台县。《清一统志·潼川府一》:三台县以三台山为名。《清史稿·毛大瀛传》:嘉庆五年(1800),白莲教“张子总窜潼河,扰三台、中江地”。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中部偏东北。属绵阳市。面积2660.6平方千米。人口147万。辖37镇、16乡。县人民政府驻潼川镇。以县西有三台山故名。汉置郪县,治今县南郪江镇,属广汉郡。南朝宋析郪县地置新城郡及北伍城县,治今县址;梁废郪县。西魏改新城郡为昌城郡,改北伍城县为昌城县,为郡治;改始平郡为涪城郡。北周又改为安城郡。隋大业初于昌城县置新城郡,改昌城县为郪县,为新城郡治;涪城县属金山郡。唐郪县为梓州治。北宋末升梓州为潼川府,郪县仍为府治。明洪武九年(1376年)降潼川府为州,并省郪县入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复为潼川府,置三台县为府治。清嘉庆《三台县志》:“县以三台名者,盖以城西最近一山有台三层,如阶级然。”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遂宁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遂宁专区。1958年并入绵阳专区。1985年属绵阳市。地处盆中方山丘陵西北部。涪江北入,于中部西纳凯江东流出境。东北部魏城河东南流入梓江,南缘有郪江。江河沿岸多冲积平坝及阶地。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玉米、油菜籽、棉花、蚕茧、柑橘。为中药材麦冬产区。有水泵、棉纺、缫丝、氮肥等工业。绵璧、唐巴公路经此,涪江航运通重庆。名胜古迹有云台观、郪江汉墓群、琴泉寺及杜甫纪念馆。


猜你喜欢

  • 绿珠楼

    晋代石崇名妓绿珠所居之楼。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部。《洛阳伽蓝记》 卷1载: “隐士赵逸云,此地是晋侍中石崇家池,池南有绿珠楼。”据 《晋书·石崇传》 载: “时赵王伦专权,崇甥欧阳建与伦有隙。

  • 结树边卡

    又作嘉须白嘎、甲须奔卡、三树边卡。即今西藏比如县东南白嘎。清乾隆 《西藏志· 程站》: “自察木多由类乌齐草地进藏路程” 经由结树边卡。

  • 逢留大河城

    在今青海贵德县东,南临黄河。《后汉书·西羌传》: 永元五年 (93),护羌校尉 “ (贯)友乃遣兵出塞,攻迷唐于大小榆谷,获首虏八百余人,收麦数万斛,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欲度兵击迷唐”

  • 洭州

    隋开皇九年 (589) 改西衡州置,治所在今含洭县 (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西北部地。开皇二十年 (600) 废。唐武德五年 (622) 复置,治所在浛洭县 (今英德市西北浛洸

  • 新庄

    ①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武清县: 新庄 “在县西南八里,亦运河所经,今为新庄铺”。②即今台湾台北县北新庄市。清乾隆三十二年 (1767) 移八里岔巡司治此,四十五年 (1780)裁

  • 布山

    即瀑布山。在今山东肥城市东南三十一里。唐李白《赠别王山人归布山》之“布山”即此。

  • 打冲河中前千户所

    亦名守御打冲河中前千户所、建昌中前千户所。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属建昌卫。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巴汝乡西南雅砻江东岸打罗村。《方舆纪要》卷74盐井卫打冲河守御中左千户所:打冲河,“《志》云:中左

  • 兰溪

    ①一名茹兰溪。在今安徽东至县东南,为尧渡河支流。《元丰九域志》卷6建德县有兰溪。《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尧城溪”条下:“茹兰溪亦在县东南。源出迎春、朝霞二洞间,西流会尧城溪,达东流县,入大江。”②钱

  • 中亭河

    在今河北霸州市南。《清一统志·顺天府二》:中亭河“在霸州南。一名新挑河。又名栲栳圈河。旧有古河,上自莲花台,下达台山,绵亘数十里,岁久淤塞。明嘉靖二十四年,副使陆坤循故道修浚,后复淤。本朝康熙三十八年

  • 李稍港

    在今江苏海门市东南。《方舆纪要》卷23海门县:李稍港“旧在县东南。天启四年,知县严尔珪建石闸于港尾,吐纳江海, 早潦有备,并泄上河壅水,人以为便。今沦于海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