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司
即今陕西洛南县东南三要镇。明、清置巡司于此。民国初置县佐。
即今陕西洛南县东南三要镇。明、清置巡司于此。民国初置县佐。
①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山区沙子洞村。《清一统志·正定府》: 幽居寺 “在灵寿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有北齐天保八年赵郡王高睿所立碑”。今寺已不存,仅存方塔一座,共七级,高约二十余米,保存了唐代古塔简洁秀丽的风
在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下流入清水河。《清一统志 ·代州》: 康熙二十二年 (1683),“圣祖仁皇帝西巡还辇,循长城而东,忽有虎伏林莽间,亲挽雕弧射之。……赐名射虎川”。
又名大秦寺。唐贞观十二年 (638) 建。在今陕西西安市。会昌五年 (845) 毁。
即今河北迁西县东三十五里罗家屯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迁安县图: 西北有罗家屯。
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地区或宁夏南境。东汉废。
在今云南西南部。为萨尔温江支流。中缅界江。上源为南康河和南锡河,分别源于中、缅境内,在西盟佤族自治县汇合后称南卡江,自北向南流至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南端的双相乡,汇合南马河后西南流入缅甸。光绪
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十里。明 《徐霞客游记· 粤西游日记三》: “过穆窑,闻知犀牛洞在麒麟村……麒麟村人指犀牛洞在北山东峰之上,相去祗里许耳。” 《清一统志·南宁府》: 犀牛洞 “诸峰环立,洞最虚明,可列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改苏州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冕宁县。二十五年(1392)升为军民指挥使司。次年改为宁番卫。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治今四川省冕宁县北。二十七年改为宁番卫。
即今川陕边界之大巴山。《水经·漾水注》:宕渠水“西北出南郑县巴岭,与槃余水同源派注,南流,谓之北水”。《元和志》卷22兴元府南郑县:“巴岭,在县南一百九里。东傍临汉江,与三峡相接。山南即古巴国。”
①清康熙三十年(1691)设,属蒙古土谢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那腊苏台敖若斯东。②原属土谢图汗部,清雍正九年(1731)改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巴特沃勒吉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