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上河

上河

①地区名。指江苏里运河以西、淮河、洪泽湖以东地区。清靳辅《治河方略》卷2下河形势:“淮以南、扬以北,周围千百里泽国也。运河贯其中,东西二堤夹之。西堤以西为上河,泽之所钟,旧有汜洸、白马、甓社、邵伯等十七湖。东堤以东为下河,泽之所钟,旧有射阳、广洋、喜雀、渌洋、淤溪等三十六湖。”

②汉时称黄河在富平县(今宁夏吴忠市西南)境内一段为上河。《后汉书·安帝纪》:元初四年(117),“任尚及骑都尉马贤与先零羌战于富平上河,大破之”。《水经·河水注》:河水“又北径上河城东,世称之汉城。薛瓒曰:上河在西河富平县,即此也。冯参为上河典农都尉所治也”。

③指今江苏北部通扬运河。《两淮盐法志》卷9河渠:“自扬州湾头分支入闸,东经泰州,历如皋,抵通州。”


(1)古地区名。指江苏省里运河以西、淮(河)、湖(洪泽湖)以东地区。靳辅《治河方略》卷二《下河形势》:“淮以南、扬以北,周围千百里泽国也。运河贯其中,东西二堤夹之。西堤以西为上河,泽之所钟,旧有汜洸、白马、甓社、邵伯等十七湖。东堤以东为下河,泽之所钟,旧有射阳、广洋、喜雀、渌洋、淤溪等三十六湖。”参见“下河”。(2)古水名。(1)汉时称黄河在富平县(今宁夏吴忠市西南)境内一段为上河。《水经注·河水》:河水“又北径上河城东,世谓之汉城。薛瓒曰:上河在西河富平县,即此也。冯参为上河典农都尉所治也”。《后汉书·安帝纪》:元初四年(117年),“任尚及骑都尉马贤与先零羌战于富平上河,大破之”。(2)指今江苏省北部通扬运河。《两淮盐法志》卷九《河渠》:“自扬州湾头分支入闸,东经泰州,历如皋,抵通州,为上河。”


猜你喜欢

  • 石步港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摄山西。宋《景定建康志》卷19:石步港“在上元县长宁乡,去县四十里”。又引石迈《古迹编》云:“摄山西,花林市之东,有曰石步港,西连竹筱河,北出大江。”宋置石步砦巡司于此,为滨江戍守

  • 烛溪湖

    在今浙江慈溪市南龙南乡。宋 《嘉泰会稽志》 卷10引 《旧经》 云: “昔人迷失道,忽有二人执烛夹溪而行,因得路,故名烛溪。” 南宋时湖周一百五十里,明时减至周二十余里。《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 洚水

    ①古水名。《水经· 浊漳水注》 称绛渎,《通典》 称枯绛渠。故道自今河北广宗县,经南宫、冀州、衡水三市,至武邑县界流入漳水。是古漳水一时的徙流,久湮。或误以为即 《尚书· 禹贡》 的降水。②即绛水。在

  • 泾滩砦

    北宋大中祥符六年 (1013) 置,属淯井监。在今四川长宁县东南相岭乡一带。《宋史·蛮夷传》: 大中祥符间讨晏州多刚县斗望,“两路兵会于泾滩置砦,遣康训部壕砦卒修泾滩路,以渡大军”。

  • 和顺县

    隋开皇十年 (590) 置,属并州。治所即今山西和顺县。《元和志》 卷13和顺县: “因县东北和顺故城为名。” 大业初属太原郡。唐属辽州。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省入辽山县,元祐元年 (1086)

  • 枫溪墟

    即今广东潮安县西北枫溪镇。清光绪 《潮州府志》 卷14: 海阳县 “墟市” 有枫溪墟。

  • 普定路

    元大德七年 (1303) 改普定府置,属曲靖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东南杨武布依族苗族乡。明洪武十四年 (1381) 改置普定府。元大德七年(1303年)改普定府置,治今贵州省安顺市扬武。辖境相当今

  • 必里万户府

    元置,属土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在今青海贵德县。后废。《元史·百官志》作必呈万户府。元置,在今青海省贵德县西南。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为必里千户所。

  • 武陟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析修武县置,属怀州。治所在武德故城 (今河南武陟县东南)。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殷州。治所在今武陟县西南二里。贞观元年 (627) 属怀州。元属怀庆路。明

  • 毯阳

    即淡洋。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塔米昂一带。《元史·成宗纪》: 至元三十年 (1293),毯阳使者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