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口镇
又作夏口渡。在今河北东光县北霞口。《方舆纪要》卷13东光县“卫河”条:“《志》云,卫河有大小龙湾,萦回而下,经县北二十里,其地名下口,居民麟集,行旅辐凑,俨然城市,谓之下口镇。”清于此设经制外委驻守。
在河北省平山县西南隅。面积123平方千米。人口9000。镇人民政府驻下口,人口1810。古为关隘,为十八盘下第一关口,故名。1953年建乡,1961年建下口公社,2002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等。盛产核桃、花椒。有采矿业。通公路。
又作夏口渡。在今河北东光县北霞口。《方舆纪要》卷13东光县“卫河”条:“《志》云,卫河有大小龙湾,萦回而下,经县北二十里,其地名下口,居民麟集,行旅辐凑,俨然城市,谓之下口镇。”清于此设经制外委驻守。
在河北省平山县西南隅。面积123平方千米。人口9000。镇人民政府驻下口,人口1810。古为关隘,为十八盘下第一关口,故名。1953年建乡,1961年建下口公社,2002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等。盛产核桃、花椒。有采矿业。通公路。
唐南诏置,为开南节度驻地。在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一里开南。南诏后期属银生节度。宋大理废。南诏南部重镇。即今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南开南。阁罗凤时曾为开南节度驻所。大理前期曾移银生节度驻此,后移
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东北章古台苏木。清时为奈曼旗驻地。“章古台”,蒙古语意为苍耳。
亦作白羊口。明置,属直隶。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四十里白羊城村。
北魏置,属建州。治所在端氏县(今山西沁水县东北固县。辖境相当今山西阳城、沁水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北魏文帝置,治端氏县(今山西沁水县东北西城)。辖境相当今山西省沁水、阳城、安泽等县地。隋开皇三
北宋置,属龙水县。即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龙结镇。
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北。《清一统志·曲靖府》:那多峰“在寻甸州东北。有大石寨。接东川府界。下有龙泉”。
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西。《方舆纪要》卷11怀柔县“幵连口”条载:“其东北二十八里有三角城,本名三角村,徐达攻元于此。”②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北。《元和志》卷13晋阳县:“三角城在县西北十九里,一名徒人城。”
在今湖南常德市南。《清一统志·常德府一》:沧山“在武陵县南一百二十里。与霞山相对。沧水所出”。
即今四川綦江县南东溪镇。《方舆纪要》卷69綦江县:东溪马驿“在县南六十里。有东溪巡司。嘉靖中移赶水镇”。
唐天宝元年(742)改马岭县置,属怀泽郡。治所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北八十里。乾元元年(758)属贵州。北宋开宝五年(972)省入郁林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马岭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