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镇
①即今河北临城县东十八里东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临城县图:东有东镇。
②即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东镇。《清一统志·绛州》载:下东镇“在闻喜县东三十里。其东有上东镇”。
③即安民镇。在今安徽萧县东北境。《方舆纪要》卷29徐州:东镇在“州西四十里。亦曰安民镇”。
集镇名。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北部、付家河上游东岸。东镇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40。因地处东沟口始称东口,后渐成集镇改今名。主产稻、玉米、小麦,并产花椒、黑木耳、肚棓,特产冬桃。有农贸集市。有公路通汉白公路。
①即今河北临城县东十八里东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临城县图:东有东镇。
②即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东镇。《清一统志·绛州》载:下东镇“在闻喜县东三十里。其东有上东镇”。
③即安民镇。在今安徽萧县东北境。《方舆纪要》卷29徐州:东镇在“州西四十里。亦曰安民镇”。
集镇名。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北部、付家河上游东岸。东镇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40。因地处东沟口始称东口,后渐成集镇改今名。主产稻、玉米、小麦,并产花椒、黑木耳、肚棓,特产冬桃。有农贸集市。有公路通汉白公路。
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南八十里新店子小板申村东。1971年发现。墓主为东汉使持节乌桓校尉。为多室砖墓,分前、中、后三主室和三耳室,全长19.85米。墓壁、墓顶及甬道两侧有壁画五十余幅,榜题二百五十多项
又作类乌齐。在今西藏类乌齐县西北类乌齐镇。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察木多由类伍齐草地进藏。” 即此。见“类乌齐县”。
①西汉高帝改泗水郡置,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山区)。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五河、泗县以西,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沛、丰等县地。东汉改为沛国。三国魏移治沛县(今江苏沛县)。西晋还旧治
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深利县(今云南永仁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永仁县和四川攀枝花市金沙江以南地。贞观十一年(637)改微州。
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八里旧县。《方舆纪要》卷11昌平州:五代唐昌平县“徙于白浮图城”,即此。明景泰初徙昌平县于今治。
即今山东高密市东北三十里河崖乡。民国《高密县志》 作河崖镇。在山东省高密市境东北部。面积112.6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河崖,人口 9000。 明初贾氏立村,因处胶河故道北岸,故名。19
在今四川内江市西南白马镇附近。《方舆纪要》 卷67内江县: 黄市井 “在县西南二十里。产盐。宋志云: 内江有六十六盐井,此其一也。今有黄市井盐课司”。古盐井遗址尚存。
①在今广西兴安县北。《方舆纪要》卷107兴安县:凤鸣山“在县北三十七里。俗呼鸡爬山。宋淳熙间改今名”。②一名五山、州北五山。在今四川荣县西北。《舆地纪胜》卷72荣州:州北五山,“《图经》云:五山,凡五
即今天津市东南河西区灰堆街道办事处。1949年曾于此设天津县。1952年迁治陈塘庄。
即清净化城塔。在今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11号。是清乾隆四十七年 (1782) 为西藏班禅六世修建的衣冠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