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两河口镇

两河口镇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0兴文县:两河口镇“在县东北。有巡司。万历初增置”。清裁。


(1)在湖北省秭归县西部。面积296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太坪庵,人口970。1949年为秭归县第四区。1958年为两河公社,1981年因在地区内重名,更名为两河口公社,1984年改区,1986年置镇。地处山区,太平河流经。主产玉米、稻,并产小麦、豆类、茶叶、油桐、木梓等。有陶瓷、农机等厂。沙磨公路经此。(2)在四川省喜德县中部。面积137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两河口,人口700。米市、巴久二河汇流于此,故名。1953年设倮各乡,1962年为两河口公社,1984年为两河口乡。1992年两河口、沙马拉达、波振三乡合并置两河口镇。有农机站、采石场、水电站。为县蜡虫生产基地。手工制作彝族佩刀有名。为农副产品集散地。成昆铁路过境并设站,沙木拉达隧道为成昆铁路上最长的隧道。光米公路经此。(3)在陕西省西乡县东南部。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两河口,人口490。地处两条小河交汇处,故名。1996年新瓦、柏树垭、黎家庙三乡合并设两河口镇。主产稻、小麦、玉米、油菜籽,盛产茶叶、红花、生漆、核桃、油桐、木耳。有制茶、酿酒、粮油加工等厂。所产“西镇牛”闻名。有公路接316国道。(4)在陕西省略阳县东部。面积188平方千米。人口 6450。镇人民政府驻庙湾,人口590。清道光年间以处栈坝河与仙台坝河交汇处得名。1949年设两河口乡,1961年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6年与张家坝乡合并设两河口镇。主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盛产核桃、木耳、猕猴桃、蚕茧、木材、药材。有大理石矿。为县东部农副产品集散地。有公路通县城。


猜你喜欢

  • 浩齐特部

    亦作蒿齐忒、好齐特、好陈察罕儿。明、清蒙古部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五部之一。明中后期属大汗 (亦克罕) 直辖之察哈尔 (察罕儿) 万户,达延汗封授第八子阿尔博罗特台吉统领,后为其长子达赉逊库登汗 (打来

  • 芭蕉溪

    在今四川沐川县南。为中都河上源之一。《方舆纪要》卷73沐川长官司:芭蕉溪在“司东四十里。源出隆马山……入于马湖江”。《清一统志·叙州府一》:芭蕉溪“在屏山县西,雷波厅北,沐川司南界。源出隆马山阴,流入

  • 飞云壑

    当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境。明金幼孜《北征录》:永乐八年(1410),成祖朱棣亲征鞑靼本雅失里至斡难河(今蒙古国克鲁伦河),其大元帅阿鲁台东奔,“遂止次飞云壑”。

  • 竹里山

    在今江苏句容县北。《元和志》卷25润州句容县:“竹里山, 在县北六十里。王涂所经,涂甚倾险,行者号为翻车岘。山间有长涧,高下深阻,旧说云似洛阳金谷。宋武帝初起, 自京口至江乘,破桓玄将吴甫之于竹里,移

  • 蒙舍镇

    宋大理置,属首府大理地区。治所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郊开南村。元代废。

  • 四豪冢

    即四王冢。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西南、牛山之东。为田齐威王、宣王、湣王、襄王四代君主的陵墓。

  • 㴜洲

    在今湖北枝江县西南长江中。 《清一统志·荆州府一》: 㴜洲 “在枝江县东六十里。 㴜洲之尾曰灞洲”。

  • 安澜索桥

    又名珠浦桥、绳桥、索桥。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二里岷江上,为二王庙(崇德庙)通青城山主要索桥。《舆地纪胜》卷151永康军:索桥,“《寰宇记》导江县犍尾堰有索桥、李冰祠。《图经》云:本军江流湍悍,不通船筏

  • 柔远寺口

    在今宁夏平罗县北。《清一统志·宁夏府二》: 柔远寺口 “本朝雍正五年设市场于此。筑堡周八十五丈。有威镇堡兵防守”。

  • 平的侯国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当在今山东潍坊市或安丘、昌邑、寿光附近一带。东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