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两淮

两淮

①地区名。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

②盐政区域名。元初始置两淮盐运司于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产区包括今江苏长江以北淮南、淮北各盐场。明、清时行销地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大部分和河南省的一部分地区。其盐产量和行销地在全国各盐区中皆居首位。


(1)地区名。(1)宋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路,简称淮东、淮西,合称“两淮”。《宋史·食货志·农田》:绍兴二十年(1150年)诏“两淮沃壤宜谷,置力田科,募民就耕,以广官庄”。(2)泛指江苏、安徽二省淮河南北广大地区。(2)盐政区域名,又称两淮盐场。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始置两淮运盐司于扬州(今江苏扬州市),产区包括今江苏省长江以北淮南、淮北各盐场。明、清时两淮盐行销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五省大部分和河南省一部分地区。明正统中,贵州亦食淮盐。在清末以前,“两淮”盐产量的丰富、行销地的广大,在全国各盐区中皆居首位。


猜你喜欢

  • 羊市

    或作阳市。又作洛阳县市。为晋代洛阳市场。在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太平御览》卷827引陆机《洛阳记》曰:“阳市在城南。”魏晋时置,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魏晋洛阳故城南。陆机称洛阳城有三市九

  • 鄜州

    一作敷州。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北华州置,治所在杏城 (今陕西黄陵县西南五里)。隋大业三年 (607) 移治洛交县 (今陕西富县),改为鄜城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鄜州,仍治洛交县。辖境

  • 苏毗如

    西藏吐蕃王朝(约629—842)古地区名。吐蕃在全境划分为乌如、要如、叶如、如拉等四个军政区域,即乌思藏四如。但一说于四如之外尚有苏毗如,苏毗亦作孙波,为西藏古代十余小邦中之强者,即西女国,最初游牧于

  • 汉阳县

    ①西汉置,属犍为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南。东汉属犍为属国。三国蜀汉属朱提郡。南朝梁废。②南朝宋侨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后废。③北魏置,为魏明郡治。治所在今陕

  • 洄曲

    一名时曲。在今河南漯河市沙河与澧河会流处下游一带。《旧唐书·宪宗纪》: 元和十年 (815),“李光彦大破贼党于洄曲”。《资治通鉴》: 唐元和十二年 (817),“吴元济闻郾城不守,甚惧。时董重质将骡

  • 兹氏县

    秦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汾阳县东南。三国魏移治今汾阳县,为西河郡治。西晋改为隰城县。古县名。秦置,治今山西省汾阳市东南。属太原郡。西汉初封夏侯婴为兹氏侯于此。东汉建安中,分匈奴左部居此。三国魏黄初

  • 湖阳戍

    南齐置,在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南齐书·魏虏传》: 永泰元年 (498),北魏拔新野,“湖阳戍主蔡道福……弃城走”。即此。

  • 兀鲁回失连真河

    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之乌拉根果勒、舍根日机果勒。《元史·太祖纪》:“岁壬戌,帝发兵于兀鲁回失连真河,伐按赤塔塔儿、察罕塔塔儿二部。”

  • 和顺设治局

    1943年由上果洛地区析置,驻茶郎寺 (在今青海玛多县东南)。1946年裁撤。1943年由上果洛地区析置,治今青海省玛多县东南茶郎寺。1946年撤销。

  • 西峰寨

    ①在今安徽六安市南。《方舆纪要》卷26六安州:西峰寨“在州南七十里……皆南宋时里人保聚处也”。②即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北永发镇。《方舆纪要》卷105澄迈县:“西峰寨在县东。《宋史》:政和间,管帅郭晔乞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