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淮山
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境之浮山。《寰宇记》卷128濠州: “临淮山在州东九十五里,俯临长淮。山下有穴,去水一丈。淮水泛溢,其穴即上高,水减其穴还低,有似山浮,亦号浮山。”
即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境之浮山。《寰宇记》卷128濠州: “临淮山在州东九十五里,俯临长淮。山下有穴,去水一丈。淮水泛溢,其穴即上高,水减其穴还低,有似山浮,亦号浮山。”
1939年析共和县置,属青海省。治所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南大河坝乡。1943年改为兴海县。即“兴海设治局”。
在今新疆拜城县西北一百六十里。清宣统《新疆图志》 卷60: 塔尔齐山 “其上多铁。有水焉,南流入于木札拉提河”。
在今四川长寿县西南。《元和志》卷30乐温县:“因乐温山为名,在县南三十里。县出荔枝。”《方舆纪要》卷69长寿县:乐温县在“县西南四十八里。山下有乐温滩,大江所经也。地气常温,禾稼早熟,因名。《志》云:
在今甘肃崇信县西铜城乡西。《寰宇记》 卷151渭州潘原县: “铜城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在今江西万载县北。《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万载县:多江“在县北七里。龙江、石洞二水相合后,溢流旁出,至此平浅,涸露小洲,三五纵横,支流合泒,因名。盖此龙河之别流也”。
①西汉元朔五年(前124)封李蔡为乐安侯。后改为县,属千乘郡。治所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北。东汉属乐安国。西晋废入博昌县。②东汉灵帝分余汗县置,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德兴县东北新建乡银城坂。南朝陈天嘉元年(
在今云南剑川县南三里向湖村。《方舆纪要》 卷117剑川州: 望德城 “在州南三里。周五百丈,段氏所筑。今为民居,名水寨村”。
1945年改旺苍设治局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旺苍县。以县驻地旺苍坝得名。在四川省东北部,北与陕西省为邻。属广元市。面积 2969.2 平方千米。人口45.3万。辖15镇、20乡。县人民政府驻东河镇
①在今山西长治市西。《方舆纪要》卷42潞安府长治县:龙潭“在府西三十里。亦名金龙池。渊深不可测,亦流入于漳水”。②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北郊龙潭山。民国魏声龢《鸡林旧闻录》:“龙潭在山顶,终年不涸,下有泉
即木峡关。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隋书·突厥传》:开皇二年(582),沙钵略悉众入寇,“纵兵自木硖、石门两道来寇,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六畜咸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