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溪石
在今安徽绩溪县北乳溪岸边。《寰宇记》卷104绩溪县: 临溪石 “在县北三里,临溪岸。方圆二丈,其平如砥。溪水甚宜浣纱,数里内妇女悉来浣纱。去家既远,遂于石上绩而守之。每春花始布,花柳交映,多艳妆丽服,群绩于此。虽不浣纱者,亦有从而会绩焉。又曰,其县名绩溪,亦兼取绩之义也”。
在今安徽绩溪县北乳溪岸边。《寰宇记》卷104绩溪县: 临溪石 “在县北三里,临溪岸。方圆二丈,其平如砥。溪水甚宜浣纱,数里内妇女悉来浣纱。去家既远,遂于石上绩而守之。每春花始布,花柳交映,多艳妆丽服,群绩于此。虽不浣纱者,亦有从而会绩焉。又曰,其县名绩溪,亦兼取绩之义也”。
清置,属白水县。即今陕西白水县北雷牙乡。
宋太宗末年分境内为十五路。至真宗时又分西川、峡路(即峡西)为益州(成都府)、梓州、利州、夔州四路,江南为江南东路、江南西路,共为十八路。经仁宗、英宗至神宗初年不变,为北宋一代维持最久的路制。北宋至道三
在今安徽广德县南七十里,接浙江安吉县界。《宋史· 岳飞传》: 南宋建炎四年 (1130),“诏讨戚方,飞以三千人营于苦岭。方遁,俄益兵来,飞自领兵千人,战数十合,皆捷”。《明史·地理志》 广德州: “
即今福建南平市西王台镇。《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剑浦驿”条下:“又王台驿,在府西六十里。宋淳祐中置王台站,以越王台名也。元因之, 明初改为驿,正统中毁于寇,景泰中复置,成化十九年重修,亦曰王台
元置,属八番顺元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九里。明洪武六年 (1373) 改置洪番长官司。元至元中置,治今贵州省惠水县西南。属八番顺元蛮夷官。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洪番长官司。
在今湖南祁东县东二十里。《明史·地理志》 永州府祁阳县: “东北有湘江市巡检司,后移于县东北之排山。” 即此。《方舆纪要》 卷81祁阳县“白水市” 条下: “ 《会典》: 县有排山驿。嘉靖十七年,以道
明置,属宁夏卫。即今宁夏永宁县南王太堡。
唐后突厥可汗南庭。当在今内蒙古武川县境。《新唐书· 突厥传》: “骨咄禄,颉利族人也。……伏念败,乃啸亡散,保总材山,又治黑沙城,……乃自立为可汗。” 《旧唐书· 突厥传》 作 “黑沙南庭”。突厥文
指萨尔温江在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境外一段。《东华录》: 乾隆三十一年 (1766) 正月壬午载,云贵总督刘藻等奏: “永昌、顺宁二府所属耿马、孟定等土司地方,界连缅国,惟藉滚弄江为天堑。” 《东华
即胡谷堡。据 《旧唐书》 改 “朝” 为胡,《实录》 亦作胡。唐贞元七年 (791) 筑,在今甘肃平凉市西。《方舆纪要》 卷57平凉府平凉县: 朝谷堡“在府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