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丹水

丹水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北。《汉书·地理志》上党郡高都县:“莞谷,丹水所出。”《水经·沁水注》:丹水“东南流,注于丹谷。……丹水又径二石人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为河内,北曰上党,二郡以之分境。……丹水东南流,注于沁”。《方舆纪要》卷13泽州:丹水在“州东北三十里。源出高平县西北仙公山,流经州境合白水,下流入于沁河”。

②在今山东寿光市境。有二源:一出昌乐县南方山,为东丹河; 一出临朐县东北丹山, 为西丹水。俱东北流径昌乐县西北合流, 又东北经寿光市会尧河,东入潍坊市北境注于白狼河。《水经·巨洋水注》:朱虚城“东北二十里有丹山”,为丹水所出。“丹水有二源, 各导一山,世谓之东丹、西丹也”。

③即今山东烟台市境之大姑夹河。《汉书·地理志》 东莱郡腄县:“有之罘山祠。居上(止)山,声洋(丹)水所出,东北入海。”《续山东考古录》谓丹水即今大姑河(大姑夹河),一名外甲河。

④即古汳水、获水。故道自今河南开封附近古蒗荡渠东出,经商丘市北及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徐州市北入泗水。《水经·获水注》:获水“亦兼丹水之称也。《竹书纪年》曰:‘宋杀其大夫皇瑗于丹水之上。’又曰:‘宋大水,丹水壅不流。’盖汳水之变名也”。晋以后称汴水。

⑤即今湖北枝城市西南渔洋河中下游,为清江支流。《艺文类聚》卷7引盛弘之《荆州记》曰:“夷道县西南九十里有望洲山,四面壁立,登此见一州内。东有涌泉,欲雨辄有赤气,故名丹水。”《水经·夷水注》:“丹水又东北流,两岸石上有虎迹甚多,或深或浅,皆悉成自然,咸非人工。丹水又北注于夷水。”

⑥即今陕西、湖北、河南边境之丹江。为汉江支流。源出今陕西商州市西北冢岭山,东南流经丹凤、商南县,又东入河南,经淅川县会淅川水,又东南称均水,折西南至湖北丹江口市入于汉水。《吕氏春秋·召类》:“尧战于丹水之浦, 以服南蛮。”

⑦一名丹阳川。源出陕西洛川县东界牌山,东流合南川水,东入于河。《水经·河水注》:“丹水西南出丹阳山,东北径冶官东,俗谓之丹阳城……又东北入河。”


即“丹河”。


猜你喜欢

  • 五屯屯田千户所

    明成化二年(1466)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九十里蒙江东岸。《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五屯屯田千户所“其地旧名古赠,当大藤峡、风门、拂子‘贼’僮巢穴之冲,守御最切。《边略》:五屯旧为僮

  • 广洋湖

    在今江苏宝应县东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23宝应县:广洋湖“东西十里,南北三里,东南通沈垛港,入博支湖,西南接漳河,北连章思荡,东北会三王沟。县境之水,多汇于此。东北达射阳湖,以注于海”。

  • 猪拱箐

    在今贵州赫章县东北。地当川、滇、黔三省之交,群山环合,地势险要。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首领陶新春据此。清王定安 《湘军记》 卷14《平黔篇》: “陶新春者,踞毕节之猪拱箐,有众数万,时掠川滇边地,而苗夷

  • 余吾州

    唐龙朔中改玄阙州置,属瀚海都护府。治所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一带。后废。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一年(647年)以骨利干部置玄阙州,龙朔中改名。约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附近。属瀚海都护府。永淳、垂拱时突厥、铁勒相继

  • 行台关

    金置,在今山西垣曲县境。《金史·地理志》:绛州垣曲县有行台关。

  • 占州

    唐永徽二年(651)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 宁聂哩神山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西北与阿穆尔州交界处之亚马林山。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27:宁聂哩神山“国语,宁聂哩,春也。(宁古塔)城北三千七百十八里”。兴衮河支流额密勒河发源于此。

  • 长松县

    ①北魏置,属卢北郡。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石鸡坝乡。西魏改名建昌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复名长松县。大业后属武都郡。唐属文州,贞元六年(790)省入曲水县。②唐武德元年(618)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

  • 秣陵关

    明置,即今江苏江宁县南秣陵镇。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南。太平天囯时,为天京南路要隘。清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初一日,曾国荃率湘军进攻秣陵关,太平军守备未严,清军掩至,守关军举关降,即此。

  • 石围塘

    即今广东广州市西南珠江西岸石围塘。广三铁路以此为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