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萨替里寺
明代西藏寺名。藏传佛教噶举教派帕主支派的主寺,1158年建。在今西藏乃东县泽当东北之雅鲁藏布江北岸。
明代西藏寺名。藏传佛教噶举教派帕主支派的主寺,1158年建。在今西藏乃东县泽当东北之雅鲁藏布江北岸。
元置,即今广西容县东北自良镇。
在今江西临川市东。《方舆纪要》卷86抚州府临川县:孔家渡驿在“府东五里。宋曰朝京驿,置于文昌桥东。元改置于孔家渡西岸。今因之”。清裁。
明置,属邵阳县。在今湖南新邵县西北四十里巨口铺乡。
一名云岭山。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云岭乡一带。1938年7月至1941年4月,为皖南革命根据地中心,新四军军部设此。又称大雪山、雪岭。在云南省西北部。《南中志》:“云南县西高山相连,……虽五月盛暑不热,所谓
①在今广西陆川县北。明万历《广西通志》卷5陆川县:回龙江在“县北十五里。桥林、高岭二水合流,出新仓,通廉州”。②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二十里余。《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回龙江“在(金石番长官)司东南,
即北舍县。治所在今四川昭觉县南老城。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4《边防记》建昌:“东三百里有元时北社县,国初改为碧社。”《明史·地理志》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东有北社县,元属永宁州,洪武十五年三月因之,
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西陵峡口南岸。《陈书·章昭达传》:太建二年(570),“周兵又于峡下南岸筑垒,名曰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于楼船之上,仰割其索,索断粮绝,因
一作翟泉。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北隅。《左传》:定公元年(前509)正月,“晋魏舒合诸侯之大夫于狄泉,将以城成周”。杜预注:“狄泉,今洛阳城内大仓西南池水也。时在城外。”又作翟泉。春秋周王城池。
亦作稒阳。在今内蒙古包头市北昆都仑沟沿岸。《后汉书·孝和帝纪》: 永元元年 (89) 数路伐北匈奴,“度辽将军邓鸿出稒阳塞”。《魏书·太祖纪》: 登国六年 (391) 七月,“ (刘) 卫辰遣子直力鞮
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城内。《清一统志·襄阳府二》 “高斋” 引 《襄沔记》: “襄阳城内刺史宅有高斋。梁简文为晋安王,镇襄阳,日引刘孝威等于此斋,综核诗集,时号为高斋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