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珠穆沁右翼旗
又名西乌珠穆沁旗。后金崇德六年(1641)置,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驻地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北。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与乌珠穆沁左旗、浩济特左旗合并为东部联合旗。1956年复置西乌珠穆沁旗,驻王盖庙(1964年改名巴彦乌拉)。
古旧旗名。清顺治三年(1646年)析乌珠穆沁部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哈拉嘎庙。1950年与乌珠穆沁左翼旗、东浩济特旗合置东西乌珠穆沁东浩济特联合旗。
又名西乌珠穆沁旗。后金崇德六年(1641)置,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驻地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北。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与乌珠穆沁左旗、浩济特左旗合并为东部联合旗。1956年复置西乌珠穆沁旗,驻王盖庙(1964年改名巴彦乌拉)。
古旧旗名。清顺治三年(1646年)析乌珠穆沁部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哈拉嘎庙。1950年与乌珠穆沁左翼旗、东浩济特旗合置东西乌珠穆沁东浩济特联合旗。
元德州治所。在今四川德昌县。《元史·地理志》德州:“在(德昌)路之北。其地今名吾越甸。”
在今江西萍乡市东三十里,下流通罗霄水。《明一统志》 卷57袁州府: 泉江水 “泉出江中,故名。水产丝花菜,可食”。
即日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岸之日里。《明史·外国列传》: “碟里,近爪哇。永乐三年遣使附其使臣来贡。”
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南。《新唐书·地理志》:即墨有中祠山。《寰宇记》卷20即墨县:“中祠山在县东南五里。《汉书》云:不其山有太乙仙人祠九所,此其一也。”
又名芮津镇。即今安徽蒙城县北芮集。《清一统志·颍州府一》:内津镇“在蒙城县北三十里”。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三十里县底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容县图:东北有县抵(底)墟。
南齐改顺阳县置,为从阳郡治。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西魏改置清乡县。古县名。南朝齐改顺阳县置,治今河南省淅川县南。属南阳郡。隋复名顺阳县。
即大庾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县之间。《水经·溱水注》: 连水 “出南康县凉热山,山即大庾岭”。
永定三关之一。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南三十四里后坪。《明史·地理志》 慈利县:“西北有龙伏关,东南有后平关、黑崇关,谓之永定三关。”
在今四川仪陇县西北三十里大仪山上。《清史稿·周达武传》:同治间,“又破郭刀刀于仪陇大仪寨”。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