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河
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116禄劝州:乌蒙河“在州北。源出乌蒙山,下流入于金沙江”。
在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北。《方舆纪要》卷116禄劝州:乌蒙河“在州北。源出乌蒙山,下流入于金沙江”。
在今河北涞水县北。《方舆纪要》卷12涞水县:石龟山“山岭有石状如龟,内有岩,可容千百人。下有龙湫。又山左一洞,深不可测,相传外狭内宽,有路可通广昌”。
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黄河西岸陡峭山坡上。明嘉靖《宁夏新志》卷2:“一百八塔寺,在硖口山内,以塔数名。”为元塔。系为三角形的大型塔群。最上端的一座形体较大,其余各排较小。造型分别为覆钵式、宝瓶式、葫芦式的
明代称今台湾为小琉球,以别于大琉球(今琉球群岛)。清初仍有人沿用此名。(1)明洪武初,琉球中山王察度受明册封,为与隋、元时称今中国台湾的“流求”相区别,遂称中山王地为“大琉球”,即今琉球群岛,而以今台
又名龙山。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八里。《清一统志·泰安府一》:龙山“《旧志》:一名金螺山,亦曰白佛山”。山南有石窟造像。共三窟:隋窟在中,称“大佛洞”,正中圆雕释迦结跏趺坐像,高4.7米,斜披袈裟,赤足,作
在浙江省泰顺县南部。面积37.06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门楼坳,人口 6800。1949年属大安乡,1952年分为西洋、屿洋乡,1956年合置西洋乡。1958年属大安公社,1962年析置
元置,属阳江县。在今广东阳西县西南上洋镇南。明万历九年 (1581) 并入双恩场。
1914年由赣北道改置,属江西省。治九江县 (今江西九江市)。辖境约当今江西铜鼓、奉新、安义、永修、星子、都昌、余干、万年、乐平、德兴以北地区 (婺源除外)。1928年废。1914年6月由赣北道改名,
又作梅勒奇。原为明马勒亨古站。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左侧共青城南。清属三姓副都统。咸丰年间被俄割占。
北宋置,属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南四十里白桥镇。古镇名。即今安徽省和县南白桥。宋置。
①东晋义熙中侨置,属泰山郡。治所在升城(今山东长清县东北)。南朝宋为太原郡治。北魏为东太原郡治。北齐废。②南朝梁置,属汝南、太原郡。治所当在今安徽阜南县境。北魏以后废。③隋开皇十年(590)改晋阳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