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郡
东汉建安中置,治所在乐陵县(今山东乐陵市东南二十五里刘武官乡西北城子后南)。西晋改乐陵国, 移治厌次县(今山东惠民县东)。北魏仍改乐陵郡,还治乐陵。辖境相当今山东滨州、乐陵、阳信、无棣、利津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
(1)西晋末改乐陵国置,治厌次县(今山东惠民县东桑落墅)。北魏移治乐陵县(今山东乐陵市东北)。隋废。(2)南朝宋侨置,治乐陵县(今山东博兴县南)。北齐废为乐安县。
东汉建安中置,治所在乐陵县(今山东乐陵市东南二十五里刘武官乡西北城子后南)。西晋改乐陵国, 移治厌次县(今山东惠民县东)。北魏仍改乐陵郡,还治乐陵。辖境相当今山东滨州、乐陵、阳信、无棣、利津等市县地。隋开皇初废。
(1)西晋末改乐陵国置,治厌次县(今山东惠民县东桑落墅)。北魏移治乐陵县(今山东乐陵市东北)。隋废。(2)南朝宋侨置,治乐陵县(今山东博兴县南)。北齐废为乐安县。
清置,即今陕西富平县东二十五里留古乡。在陕西省富平县东南部。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留古,人口3210。相传明时,岁有估衣集会,后设月会,集市渐繁,故名留估。俗称留古。清代设留古镇。1
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南隅。《清一统志·贵阳府》: 藏甲岩 “在府治。俗名鬼王洞”。
即清代后套西侧之腾格里鄂模。在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杭爱后旗西。《汉书·地理志》 朔方郡窳浑县: “有道西北出鸡鹿塞,屠申泽在东。” 《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北屈而为南河出焉。河水又北迤西,溢于窳浑
明置,属宁远卫。在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方舆纪要》 卷37宁远卫: 松山寺堡 “在卫东北四十里。堡东有庙儿山,可屯兵”。
1912年改泰州置,属江苏淮扬道。治所即今江苏泰州市。1927年直属江苏省。1949年迁治姜堰镇 (今姜堰市)。1994年改设姜堰市。旧县名。1912年改泰州置,治今江苏省泰州市区,1949年初城区设
在今贵州黔西县东北。《清一统志·大定府》 引《黔西州志》:“路近遵义,中有平川,可容数万人,入路极险。其西有莫陇法地屯,危峰突峙,四面皆绝壁,惟后有间道可登。”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清光绪《顺天府志》卷29房山县:西北“六十里佛子庄”。
元至元十年(1273)镇戎州置,属陕西行省。治所在开成县(今宁夏固原县南四十里开城乡)。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彭阳、海原三县及西吉、同心二县部分地。至治三年(1323)降为开成州。元至元十年(1273年
在今河北巨鹿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5巨鹿县: 原庄堡在 “县西南十五里。往来所经,商旅辐集。旧有小城,可以守御”。
即今河北玉田县东南之还乡河,为蓟运河支流。《水经·鲍丘水注》:“鲍丘水又东,巨梁水注之。水出土垠县北陈宫山,西南流径观鸡山,谓之观鸡水,……巨梁水又南,径土垠县故城西,……又东南,右合五里水……乱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