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头山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卷44盱眙军:九头山,“《寰宇记》云,在城南三十五里。山有九丘,因名”。
②即九斗山。在今安徽全椒县西北。《史记·项羽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九头山在滁州全椒县西北九十六里。 《江表传》云:项羽败至乌江,汉兵追羽至此,一日九战,因名。”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卷44盱眙军:九头山,“《寰宇记》云,在城南三十五里。山有九丘,因名”。
②即九斗山。在今安徽全椒县西北。《史记·项羽本纪》 正义引《括地志》:“九头山在滁州全椒县西北九十六里。 《江表传》云:项羽败至乌江,汉兵追羽至此,一日九战,因名。”
即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引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尹家卫镇“在咸宁县南五十里。嘉庆七年由霸桥镇移县丞驻此”。清同治元年(1862)陈德才、赖文光率西北太平军大败清军于此。
亦作塘堆城。在今安徽滁州市南。《方舆纪要》 卷29滁州: 塘惟城 “在州南三十里。又南十里有龚家城。又蒋家城,在州东南五十三里。《志》云: 三城皆傍湖泽。相传南唐筑瓦梁堰以拒北师,水势横溢,居民筑此城
又名漓山、沈水山、象山。即今广西桂林市区南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象鼻山。《方舆纪要》 卷107临桂县: 漓山 “山魁然拔起,横障江上,郡人名为象鼻山。以山突起水滨,形如象鼻也。明初围静江,别将朱亮祖屯于东
北宋政和三年(1113)置,属环州。在今甘肃环县东北一百里。金废。
即今湖北应城市南十二里黄滩镇。清光绪 《德安府志》 卷8 《兵事》: 同治三年 (1864)十月,捻军 “游骑至应城黄家滩、巡检司、杨家河”。
在今河北武强县南。《水经·浊漳水注》:漳水“又东径武强县北,又东北径武隧县故城南,白马河注之。水上承滹沱,东径乐乡县北、饶阳县南,又东南径武邑郡北而东入衡水,谓之交津口”。 《北史·广阳王深传》:北魏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史记·秦本纪》:昭襄王三十六年(前271),“客卿竈攻齐,取刚、寿”。此即寿邑。《水经·汶水注》:“汶水西南流径寿张县故城北,春秋之良县也。县有寿聚。汉曰寿良。”古邑
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二十六里镇江关乡南。清改置平番营。
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南一百十里护龙乡。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护龙场“即岳家坝。在治东一百一十里”。附近塔子山毗卢洞,有五代、北宋摩岩造像及历代题刻。
清置,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6义州: 小凌河 “至锦县蚂蚁屯入海”。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