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乡宁县

乡宁县

五代唐改昌宁县置,属慈州。治所在今山西乡宁县东南。北宋皇祐三年(1051)移治今乡宁县,熙宁五年(1072)废。金复置乡宁县,属吉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废。后复置。清属平阳府。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东岸、吕梁山西麓,西南邻陕西省。属临汾市。面积2029平方千米。人口22.7万。辖5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昌宁镇。西周鄂国。春秋属晋,为鄂邑。西汉置骐侯国,属河东郡。东汉废。北魏延兴四年(474年)置昌宁县,为中阳郡治。五代唐因避庄宗李存勖祖父李国昌讳,改昌宁县为乡宁县,治今县西。北宋皇祐三年(1051年)迁今治。熙宁五年(1072年)废乡宁县入稷山、襄陵、太平三县。属慈州。金复置,属吉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并入吉州,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复立乡宁县。明属平阳府吉州。清属平阳府。1914年属河东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临汾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区。1958年吉县并入乡宁县。1961年恢复原制。1967年属晋南专区,1970年属临汾地区。2000年属临汾市。黄河、鄂河、青石峪河、豁都峪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谷子、豆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银、铜、石灰石、石英、石膏、紫砂陶土、长石、云母、硫黄、蛭石、铝土等。工业有煤炭、电力、化工、冶金、建材、陶瓷、机械等。209国道及襄乡、临宜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云邱山、柏山寺、千佛洞、沿黄遗址等。


猜你喜欢

  • 鄯善县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置,属吐鲁番直隶厅。治所在辟展城 (今新疆鄯善县)。民国初属新疆迪化道。1920年改属焉耆道,1930年属焉耆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偏北、吐鲁番盆地

  • 招远县

    ①南朝宋置,属豫州绥城郡。治所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南。后废。②南朝梁置,属琅邪郡。治所即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东魏武定七年 (549) 改为朐县。③南朝梁置,属临沭郡。治所在今江苏新沂市境。北齐废。④

  • 王蒙山

    即王望山。在今四川巴中市北十里。《舆地纪胜》卷187巴州:王望山“相传云:王真人得道此山,真人名蒙,故称王蒙山”。

  • 天津关

    又名大口、天门关。在今北京市门头沟西北八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天津关“在良乡县北,西至大龙门,凡十五关口,其间差大者曰天津关”。《方舆纪要》卷11:“天门关口或云天津口,一名大口。”即“大口”

  • 南堡镇

    即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堡镇南八里。因在堡镇南,故名南堡。现与堡镇相连。在河北省滦南县西南部、渤海湾北岸。面积260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堡,人口 1200。以在溯河口捕鱼时可望见新搭渔铺

  • 金天军

    唐天宝十三年 (754) 置,属廓州。驻地在洪济桥 (今青海贵南县北黄河畔)。《新唐书·地理志》 廓州: “西南百四十里洪济桥有金天军。” 乾元元年 (758) 陷于吐蕃,废。唐天宝十三载(754年)

  • 后江

    ①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六十里。《方舆纪要》卷80湘阴县:后江“亦湘水支流也。上、下相距六十里,其上为汶,经江口, 自县南二十里西流入此,分流下卢林潭,合湘江注于洞庭”。②古名不曹水、下蒲水。在今四川万源、

  • 阖闾城

    ①亦作阖庐城。春秋时吴王阖闾筑,为都城。在今江苏苏州市旧城区。《越绝书》 卷2: “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陆门八,其二有楼。水门八。” 《吴地记》 作四十二里。西晋左思 《吴都赋》 即写此城

  • 正场镇

    即镇场镇。今为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南正场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通州(今南通市)东有“正场”。

  • 山子头

    即今江苏泗洪县东北五十里界集乡山头村。1943年3月中旬,新四军第四师主力在第二、第三师一部的配合下,对盘踞山子头的国民党军韩德勤部发动自卫反击,歼韩军总部、独立第六旅、保安第三纵队,击毙第三纵队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