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坳亭
在今河南潢川县北。《清一统志·光州一》:云坳亭“在州城北淮河上。元马祖常诗:“八月淮南雁又来,云坳亭畔菊花开。”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北淮河南岸。元马祖常诗“八月淮南雁又来,云坳亭畔菊花开”,即此。
在今河南潢川县北。《清一统志·光州一》:云坳亭“在州城北淮河上。元马祖常诗:“八月淮南雁又来,云坳亭畔菊花开。”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北淮河南岸。元马祖常诗“八月淮南雁又来,云坳亭畔菊花开”,即此。
又名五回岭、五虎岭、广昌岭。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与满城县接界。《水经·滱水注》:徐水“西出广昌县东南大岭下,世谓之广昌岭,岭高四十余里,二十里中委折五回,方得达其上岭,故岭有五回之名”。又称广昌岭、青岭
即灵渠。在今广西兴安县湘江与漓江之间。民国 《广西省》 第四编兴安县: 湘桂运河 “古称灵渠,又名漓水。俗以其三十六陡,又名陡河。东起兴安县东南四里之分水塘,西南至文家村入大溶江,长约六十里。肇凿于秦
在今河南新安县西北七十里。《山海经·中山经· 中次三经》: “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水经·河水注》: “青要山,今谓之疆山。”
明置,属长乐县。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松下。为长乐之咽喉,福清之门 户。洪武二十年 (1387)移海口镇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96: 嘉靖二十七年 (1548),“倭寇自松下突入海口澳登陆,攻福清之镇
在今甘肃岷县东六十里。《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茶埠峪寨”条下:“自是而东又有冷落山、永宁堡、弄松堡三寨。”
亦作黑尔素、黑而苏。清置,在今吉林公主岭市南二龙山附近。清杨宾《柳边纪略》卷2:“火烧岭三十里至黑而苏站,三十里至小孤山。”《清一统志·吉林二》 “尼什哈站”条内:“大孤山站又西南六十里至克尔素站,又
在今河北故城县南。《方舆纪要》卷13故城县: 岸堤 “在县 (治今县东北故城镇) 西南,起自(山东) 武城县北二十里之甲马营驿,达于县东十八里四柳树镇,皆筑堤,以防卫河泛滥。高数尺以上”。
清康熙五十七年 (1718) 于柳沟堡置,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东七道沟附近。雍正五年(1727) 升为柳沟卫。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置,治今甘肃省安西县东南四家滩。雍正五年(1727年)升柳沟卫,
北宋置,属临海县。即今浙江临海市东北二十里大田镇。(1)在天津市汉沽区西北部,北濒蓟运河。面积11平方千米。人口 8840。镇人民政府驻大田庄,人口 2300。明初由田姓建庄,始称“西田庄”,简称田庄
在今青海杂多县西当曲西岸。为清代西藏拉萨至西宁驿站之一。乾隆《卫藏通志》卷4:伊克诺木罕乌巴什“六十里至吉利布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