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云州

云州

①北魏永熙中改朔州置,寄治在并州界,在今山西祁县西。北齐废。

②北周天和元年(566)侨置,治所在斜城(今陕西眉县)。建德三年(574)废。

③唐武德三年(620)置,治所在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市)。五年(622)改为简州。

④唐武德四年(621)侨置,治所在榆林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八年废。

⑤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乡。贞观二十年(646)改置云州都督府。

⑥唐武德六年(623)置,治所在今陕西清涧县境。贞观二年(628)废。

⑦唐置,治所在罗水县(今四川荣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荣县南境。景龙二年(708)废入大牢县。

⑧唐贞观三年(629)置,治所在河滨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西岸)。四年(630)改为威州。

⑨唐贞观十四年(640)置,治所在定襄县(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长城以南、桑干河以北地。永淳元年(682)废。开元十八年(730)复置,治所在云中县(今大同市)。天宝元年(742)改为云中郡,乾元初复为云州。辽重熙十三年(1044)升为大同府。

⑩金贞祐二年(1214)升怀仁县置,治所即今山西怀仁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怀仁县地。元复为怀仁县。

(11)蒙古中统四年(1263)改望云县置,属宣德府(后改顺宁府)。治所在望云县(今河北赤城县北云州乡)。辖境相当今河北赤城县。明洪武五年(1372)废。

(12)元初置,属延安路。治所在神木寨(今陕西神木县东三里)。至元六年(1269)降为神木县。

(13)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改大侯州置,属顺宁府。治所在大侯寨(即今云南云县)。民国《云南云县地志资料》:“万历二十五年改设流官,时庆云现于天,故以云名之。”万历三十一年迁治新城(今云县东北八里新城坝)。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复移还旧城(今县治)。1913年废为县。


(1)古州名。(1)北魏永熙中改朔州置,寄治并州界,治今山西省祁县西。北周废。 (2)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置,治斜城(今陕西眉县)。建德三年(574年)废。(3)隋开皇五年(585年)置,治大利县(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辖境相当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北阴山以南和和林格尔县浑河以北地区。大业元年(605年)废。(4)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曲阿县(今江苏丹阳市)。五年改名简州。(5)唐武德四年(621年)侨置,治丰林县(今陕西延安市东北丰林镇)。八年废。(6)唐武德六年(623年)析绥德县置,治信义县(今陕西清涧县境内)。贞观二年(628年)废。(7)唐贞观三年(629年)置,治河滨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黄河西岸)。次年改为威州。(8)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置,治定襄县(后改名云中县,即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约当今山西省长城以南、桑干河以北地。永淳元年(682年)废。开元二十年(732年)复置。天宝元年(742年)改云中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云州。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升大同府,建为西京。(9)金贞祐二年(1214年)升怀仁县置,治今山西省怀仁县。元复改怀仁县。(10)蒙古中统四年(1263年)升望云县置,治今河北省赤城县北云州镇。属上都路。辖境相当今河北省赤城县地。明初废。(11)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降大侯土州置,治今云南省云县罗闸河南岸,三十年移治于大栗树,即今云县。属顺宁府。清因之。1913年降为云县。(2)集镇名。在河北省赤城县城北偏西。云州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100。辽、金为望云县治,元为云州治,明废县设云州堡,后置新军千户所。清置云州堡镇。产谷子、黍子、莜麦、马铃薯等。有修造站、砖厂等。镇北有云州水库。赤宝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龚滩

    在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八十里龚滩镇西乌江中。为乌江中险滩之一。清同治《酉阳直隶州志》卷2: 龚滩 “黔江滩也,大江之中,横排巨石,大者如屋,小者如牛,激水雷鸣,惊涛雪喷,舟楫不能上下,为

  • 瓜洲村

    即今陕西长安县南瓜洲村。《清一统志·西安府二》:瓜洲村“相传以为杜牧种瓜之地”。

  • 珍珠潭

    在今湖北兴山县南昭君故里附近回水沱。《清一统志·宜昌府》: 珍珠潭 “在兴山县南一里。俗传昭君涤妆,遗珠于此,故名”。在湖北省兴山县城南郊宝坪村昭君故里附近回水沱。香溪至此突然急转南流,河底复有清泉涌

  • 陵井关

    即今山西太原市西北西关口。《宋使 ·高继宣传》: 西夏元昊攻宋麟、府二州,“继宣帅兵营陵井,抵天门关”。《清一统志》 引 《太原府志》: “天门、陵井一道相连,互为首尾,山之东尽为天门,山之西尽为陵井

  • 长乐郡

    ①北魏改长乐国置,属冀州。治所在信都县(今河北冀州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冀州、枣强、新河、南宫、武邑等县市地。隋开皇三年(583)废。②唐天宝元年(742)改福州置,治所在闽县(今福建福州市)。辖境相当

  • 良非川

    今青海共和县之恰卜恰河。《新唐书·吐蕃传》:调露元年(679),“赞婆、素和贵率兵三万攻河源,屯良非川。(李)敬玄与战湟川,败绩”。古水名。约在今青海省湟源县西佛海、巴燕地带。《新唐书·高宗本纪》:开

  • 鹿泉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井州。治所即河北鹿泉市。《元和志》 卷17获鹿县: “以鹿泉在汉县南,因为县。” 大业初废。义宁初复置,属恒山郡。唐属恒州,至德元年 (756) 改名获鹿县。古县名。隋

  • 僧格喀巴布冈里

    即僧格喀巴普山。在今西藏阿里境内冈底斯山东北。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20载:僧格喀巴布里,“西番 (藏) 语: 雪山涧水下流如出狮子口也”。

  • 大团山

    在今辽宁兴城市西三十里。明时山下有团山堡。《方舆纪要》卷37宁远卫:大团山在“卫西北三十里。中高四下,固守之,可断北寇出没之道。今团山堡置于此”。

  • 隆山郡

    ①亦作陆川郡。南齐置,属越州。治所在良国县 (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靖镇)。南朝梁、陈间废。②北周武帝时置,属陵州。治所在隆山县 (今四川彭山县)。《元和志》 卷32彭山县: 郡 “以境内有鼎鼻山,地形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