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歌赋>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山

五山

①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南六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五山“孤峰独出,其下散为五支,联络相属,巍然为群山之长”。

②又名五峰山。在今广东顺德市东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顺德县:五山在“县东北二里。有五峰:一曰拱北,二曰华盖,三曰安东,四曰登俊,五曰迎晖,环列如星”。又《清一统志·广州府》:华盖山“在顺德县南半里,又有安东山、迎晖山、登俊山、锦岩山,在县东北,皆高十余丈,五山环列,累累如五星,总名五峰山”。

③在今四川荣县西北。《方舆胜览》卷64绍熙府:五山在“州北。凡五山:以西为上,州治据其首,州学次之,嘉祐寺又次之,天庆观又次之。东郭外东岳祠又次之。州之西北曰凤鸣山,州之西南曰浮图崖,相连如画屏”。《方舆纪要》卷72荣县:凤鸣山,“《志》云:自县治北至县治西南之浮图崖,有五山相连,亦曰五山”。


区片名。在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部、五山路中段,北与沙河镇长村相邻,南至广九铁路。因该处山塘为五个山头环绕,喻“五马饮泉”,故名。原是荒山野岭。1925年广东大学在此建农场,1934年中山大学迁此,并渐成圩镇。有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为多路公共汽车总站。


猜你喜欢

  • 武安军

    唐、五代方镇名。本湖南观察使,中和三年 (883) 升为钦化军。光启元年 (885) 改武安军,治所在潭州 (今湖南长沙市)。领潭、衡、郴、连、道、永、邵等州。辖境相当今湖南大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

  • 白龙王庙

    在今安徽阜阳市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1颍州:白龙王庙,“明正德中贼杨虎由亳州犯颍,至此渡小黄河,官兵扼而歼之”。

  • 石窌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三十里。《左传》:成公二年(前589),齐侯以辟司徒之妻有礼,“予之石窌”。即此。古邑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南。《左传》成公二年(前589年):齐侯以辟司

  • 陆龟蒙墓

    在今江苏吴县东甪直镇保圣院西院。陆龟蒙(?—881)字鲁望。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唐文学家。曾任苏、湖二郡从事,后隐居甫里(即今甪直), 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 又号天随子。死于唐广明二年(881)

  • 南扶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怀德县(今广东信宜县东北)。因僚族起义,侨治泷州 (今罗定市南)。后徙治信义县 (今信宜县西南镇隆镇)。贞观元年 (627) 废,二年 (628) 复置。辖境相当今广

  • 婆娑府

    元至元十七年 (1280) 改婆娑 (速) 府路置,属辽阳路。治所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九连城镇。一说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南鸭绿江北岸。二十五年 (1288) 后废为巡检司。元初改婆速路置,治今辽宁省丹

  • 永安堤

    ①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朐山县:“东二十里有永安堤,北接山,环城长十里,以捍海潮,开元十四年,刺史杜令昭筑。”②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清一统志·河南府三》:永安堤“唐武德中筑,当河

  • 万匹梁

    在今山东高密市西北。《寰宇记》卷24高密县:万匹梁,“《郡国志》:高密县西有郑玄宅,亦曰郑城。玄后移葬于砺阜,墓侧有稻田十万顷,断水造鱼梁,岁收亿万,号万匹梁”。

  • 鸿门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十七里,附近有鸿门堡。《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即历史上有名的 “鸿门宴

  • 落吴县

    一作落吾县。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阔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后废。古县名。唐贞观五年(631年)以党项部落置,治今四川省松潘县北。属同昌郡。后地入吐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