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
即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茂陵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北十七里,余四陵皆在今陕西咸阳市境内。《汉书·原涉传》:“郡国诸豪及长安、五陵诸为气节者皆归慕之。”《班固赋》:“南望杜陵,北眺五陵。”
指汉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个陵县。均在渭水北今陕西省咸阳市附近。杜甫《秋兴》诗有“五陵衣马自轻肥”句,即此。
即西汉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茂陵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北十七里,余四陵皆在今陕西咸阳市境内。《汉书·原涉传》:“郡国诸豪及长安、五陵诸为气节者皆归慕之。”《班固赋》:“南望杜陵,北眺五陵。”
指汉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个陵县。均在渭水北今陕西省咸阳市附近。杜甫《秋兴》诗有“五陵衣马自轻肥”句,即此。
在今山西柳林县东二里青龙村。《方舆纪要》 卷42永宁州: 青龙泉 “平地涌出,西流入黄河”。
即风门山。又作枫门山。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北一百十里,与绥宁、武冈二县交界。《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二年(949),“楚将徐进败蛮于风阳山,斩首五千级”。即此。古山名。在今湖南省武冈市西。《资治通
1914年改长乐县置,属湖北荆南道。治所即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以五峰山为名。1921年属湖北荆宜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1984年改设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旧县名。1914年改长乐县置,治今湖北省五
①或称九有、九囿、九围、九域、九野。指传说中的我国中原上古行政区划。州名未有定说:《尚书·禹贡》 作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吕氏春秋·有始览》 有幽州,而无梁州;《周礼·职方》 有幽、
明置,在今贵州惠水县东。《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 洞口关在 “州东十三里”。
馆驿名。亦作鹿儿峡馆。辽置,在今河北承德县 (下板城) 东北之东山咀乡。宋沈括 《熙宁使虏图抄》: 松子岭 “东有夷路,回屈数里,车之所由也,逾岭三所,至鹿峡馆”。苏颂有《和宿鹿儿馆》 诗。
北宋皇祐四年(1052)置,属秦州。即今甘肃陇西县。熙宁五年(1072)于此置通远军。《宋史·王韶传》:“帝志复河、陇,筑古渭为通远军,以韶知军事。”元祐五年(1090)升为陇西县。
一名弘农涧。即今河南灵宝市东宏农涧河或涧河。《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六经》:阳华之山“门水出焉, 而东北流注于河”。《水经·河水注》:门水“北径宏农县故城东,其水侧城北流而注于河”。
在今江苏张家港市东南恬庄。清时黄泗浦巡司驻此。(1)在山东省桓台县境中部。面积50.9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田庄,人口2万。明初田姓立村,故名。建国初为桓台县第六区。1958年为桓台县第十卫
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地区或宁夏南境。东汉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