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渡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为长江津渡。宋《景定建康志》卷16:五马渡“在上元县西北二十三里幕府山之前,晋元帝与彭城等五王渡江处”。据《晋书·五行志中》:“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后中原大乱,宗藩多绝,唯琅邪、汝南、西阳、南顿、彭城同至江东,而元帝嗣统矣。”五马渡即以此得名。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为长江津渡。宋《景定建康志》卷16:五马渡“在上元县西北二十三里幕府山之前,晋元帝与彭城等五王渡江处”。据《晋书·五行志中》:“太安中,童谣曰:‘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后中原大乱,宗藩多绝,唯琅邪、汝南、西阳、南顿、彭城同至江东,而元帝嗣统矣。”五马渡即以此得名。
亦名盘古山。即今江西会昌县西南盘古嶂。海拔1184米。为会昌、安远二县界山。《新唐书·地理志》: 虔州雩都县有盘固山。《寰宇记》 卷108虔州雩都县: 盘固山,“ 《南康记》 云,其山有石井,井侧有大
即永康县。在今四川安岳县南七十里。《旧唐书·地理志》 普康县:“后周永唐县。隋改为永康,移治伏强城,寻改为隆康。先天元年改为普康。”
北魏景明元年(500)置,属洛州。治所在南商县(今陕西商南县西皂角铺)。后改为慎政郡。《魏书·地形志》 讹为“苌和郡”。
隋义宁二年(618)置,属资阳郡。治所在今四川资中县西北五十里。以月山为名。唐属资州。北宋乾德五年(867)废入盘石县。古县名。隋义宁二年(618年)析资中县置。治今四川省资中县西北。属资阳郡。唐武德
①桐水支流无量溪东源。源出今安徽广德县东南四十里羲苍山 (今称阳岱山)。《清一统志·广德州》: 碧溪 “在州东三十里,源出羲苍山,西北流入桐水”。②即今云南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北碧溪乡。1860年杞绍兴率
清光绪十九年(1893)设,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北额尔古纳河东岸伊木河村。
在今福建漳浦县西北。清有把总驻此。集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西部、融江支流寻江上源东岸。车田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00,苗族占63%。因昔苗家沿五排河架简车引水灌田,故名。主产稻、玉米。特产有杜仲
即今台湾省高雄县东北旗山镇。旧属台湾县,雍正九年 (1731) 设县丞驻此。后置罗汉门巡司。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旗山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旗山镇。在今台湾省屏东县北。清雍正九年(1731
亦作富勒尔济。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西南富拉尔基镇。清末 《黑龙江全界地图》: 齐齐哈尔西南有富勒尔吉。民国 《黑龙江志稿》 龙江县图: 西南有富拉尔基。徐曦 《东三省纪略》 作胡拉尔吉。
在今湖南华容县东南。《梁书·胡僧祐传》:大宝二年(551),侯景围巴陵,湘东王绎遣胡僧祐自江陵帅水师赴援,“至杨浦,(侯)景遣其将任约率锐卒五千,据白塉,遥以待之”。在今湖南省华容县东南。《资治通鉴》